“柚子树长到我家院子里了,邻居不愿修剪,能否劝说一下?”“村里部分路灯坏了,影响晚上出行,能快点修好吗?”每天一早,梁平区合兴街道龙滩村第二网格的网格员高保玉第一件工作就是打开手机看看网格群里的“新情报”。 近年来,梁平区合兴街道龙滩村以柚子产业为主导,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实践“三心三情三得”工作法,依法依规、用心用情、精准精细处理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连续多年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打通了基层治理“末端神经”。 龙滩村在基层治理上到底有何妙招呢? “何书记,感谢村里多次来调解,不然我们跟兄弟家也不会这么和睦!”近日,龙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耀春在日常走访时,村民杜小虹看到他,立马感激地说道。 据了解,杜小虹的丈夫与弟弟卢冠林,因父亲遗留下的房屋继承问题发生纠纷。今年8月初,两家矛盾进一步激化,准备通过诉讼处理,龙滩村“两委”了解情况后,立即入户走访,分别前往两家做思想工作。 “走司法程序会彻底让兄弟关系破裂,既失面子又失里子。”近日,双方来到龙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解室,何耀春耐心地劝说道。经过协商,双方就房屋继承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署调解协议书,一件即将走上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在村里成功化解。 多年来,龙滩村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离不开“村党组织+网格+党员联系户”三级服务体系。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7个微网格,优化配置“1+3+N”网格工作队伍,推行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长包院落的三级网格化责任机制,村干部践行“三心三情三得”工作法,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关系。 据何耀春介绍,“三心三情三得”是在长期基层治理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即用“公心、真心、爱心”赢得群众信任,用“真情、心情、亲情”化解群众怨气,用“受得、忍得、让得”处理矛盾纠纷。 如今,龙滩村法治氛围日益浓厚,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张天国 周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