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会发布“11·11”消费提示,购物前要看清促销规则

时间: 2024-11-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588

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今年的“11·11”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除了电商平台和商家的折扣优惠外,“国家补贴”“以旧换新”成为关键词,政策红利的加入进一步放大“11·11”促销吸引力。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踩坑”,11月7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11·11”消费提示。

政府补贴进行中

这波“羊毛”可以薅

据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出台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消费者可通过地方政府网、官方公众号了解政府补贴政策。如,实施时间、补贴范围、补贴标准、申请途径、补贴方式等。线上多个大型电商平台、APP及小程序均开通了政府补贴政策查询,消费者可通过网页详情或咨询客服了解具体领取细节。

但由于线上店铺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以次充好、以旧当新的情况,建议最好选择正规的具备资质、信誉好的大平台官方授权店。

留意“11·11”那些词

认准节点和细则

各大平台“11·11”期间设置了预售期、抢先购、开门红、专场期、正式活动期、返场期等时间阶段以及“跨店满减”“部分商品满减”“红包雨”“超级红包口令”等满减规则、红包领取方式。

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满减规则,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红包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对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商家或者平台客服进行咨询。由于虚假折扣、先涨后降、擅改规则等情况在大促期间经常出现,建议消费者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浏览“种草笔记”

注意分辨渠道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参考“种草笔记”“第三方测评”时,要注意多加甄别提供者以科普种草为名行营销带货之实。可通过查验有关测评项目是否合理,测评信息或数据来源标注是否清晰,相关数据结论有无常识性错误或逻辑谬误,还可以翻阅查验该账号作者往期成果、点赞情况和网友评论留言,综合比较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市消委会表示,各地消协组织为给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信息和科学的消费指引,发布了大量品类齐全、数据真实、分析客观的商品或服务比较试验报告。消费者可通过“消协帮您选”小程序、“中国消费者”微信公众号查看所需产品的报告,既可了解心仪产品的真实数据,又可助力证明种草笔记的内容是否可信。

服务品质是王道

保持理性别跑偏

市消委会建议,有“11·11”购物计划的,要做好预算控制,聚焦自身切实需求。不要被“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商家宣传迷惑而冲动消费,充分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因为促销力度大而盲目购买,导致过度消费和负债。

面对明星、达人主播带货时,不要因所谓“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风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学会量入为出、理性消费,更要注重商品质量及服务,避免囤货和重复购买,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保留证据进行投诉

依法主张自身权益

如果在购物过程中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商家有不诚信行为,可先行与商家或购物平台联系,要求退换货或解决问题;如不能协商解决,可及时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电话或者向当地消委(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登录全国12315网站、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小程序、省(市、自治区)消委(协)组织微信公众号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市消委会发布“11·11”消费提示,购物前要看清促销规则

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今年的“11·11”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除了电商平台和商家的折扣优惠外,“国家补贴”“以旧换新”成为关键词,政策红利的加入进一步放大“11·11”促销吸引力。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踩坑”,11月7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11·11”消费提示。

政府补贴进行中

这波“羊毛”可以薅

据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出台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消费者可通过地方政府网、官方公众号了解政府补贴政策。如,实施时间、补贴范围、补贴标准、申请途径、补贴方式等。线上多个大型电商平台、APP及小程序均开通了政府补贴政策查询,消费者可通过网页详情或咨询客服了解具体领取细节。

但由于线上店铺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以次充好、以旧当新的情况,建议最好选择正规的具备资质、信誉好的大平台官方授权店。

留意“11·11”那些词

认准节点和细则

各大平台“11·11”期间设置了预售期、抢先购、开门红、专场期、正式活动期、返场期等时间阶段以及“跨店满减”“部分商品满减”“红包雨”“超级红包口令”等满减规则、红包领取方式。

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满减规则,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红包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对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商家或者平台客服进行咨询。由于虚假折扣、先涨后降、擅改规则等情况在大促期间经常出现,建议消费者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浏览“种草笔记”

注意分辨渠道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参考“种草笔记”“第三方测评”时,要注意多加甄别提供者以科普种草为名行营销带货之实。可通过查验有关测评项目是否合理,测评信息或数据来源标注是否清晰,相关数据结论有无常识性错误或逻辑谬误,还可以翻阅查验该账号作者往期成果、点赞情况和网友评论留言,综合比较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市消委会表示,各地消协组织为给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信息和科学的消费指引,发布了大量品类齐全、数据真实、分析客观的商品或服务比较试验报告。消费者可通过“消协帮您选”小程序、“中国消费者”微信公众号查看所需产品的报告,既可了解心仪产品的真实数据,又可助力证明种草笔记的内容是否可信。

服务品质是王道

保持理性别跑偏

市消委会建议,有“11·11”购物计划的,要做好预算控制,聚焦自身切实需求。不要被“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商家宣传迷惑而冲动消费,充分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因为促销力度大而盲目购买,导致过度消费和负债。

面对明星、达人主播带货时,不要因所谓“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风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学会量入为出、理性消费,更要注重商品质量及服务,避免囤货和重复购买,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保留证据进行投诉

依法主张自身权益

如果在购物过程中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商家有不诚信行为,可先行与商家或购物平台联系,要求退换货或解决问题;如不能协商解决,可及时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电话或者向当地消委(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登录全国12315网站、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小程序、省(市、自治区)消委(协)组织微信公众号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