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公安局探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时间: 2024-11-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515

一支笔、一本记事簿、一叠宣传册、一沓警民联系卡……这些小物件装进了民警走访入户时的背包。小小的背包犹如“神奇百宝箱”,民警背着它行走在田间地头,将服务送进群众家中,把民意背回所里。这是近年来云阳县公安局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不断探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一个缩影。去年,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积极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把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

开展反诈骗宣传

延伸服务 方便群众

今年70岁的覃大爷因身份证过期,无法办理社保卡,加之他的腿脚有疾病。当天一大早,他打电话向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寻求帮助。莲花派出所民警了解到他的需求后,立即背着“背包警务”往覃大爷的家赶去。“爷爷,看我镜头,不要眨眼,笑一笑。”民警从“背包警务”里拿出相机拍照,并上传资料,覃大爷的身份证就申办成功了。

据了解,“背包警务”的工作模式是将服务窗口转移到群众家门口,从让“群众跑路”转变为“民警跑腿”。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

“带上警务背包,在村民家中就能现场制作笔录、打印资料、核对录入一标三实信息。”莲花派出所民警程文豪表示,警务背包配合警务通使用,工作不再受条件限制,服务群众也更加方便和快捷。

“背包警务”囊括了社区民警的职能职责,主要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调解矛盾纠纷、反诈劝阻和宣传、人员管理、上门办证送证、调查取证等工作。

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所长颜明亮表示,“背包警务”解决了群众到派出所办事交通成本高等问题,更方便地为群众办好事。

走村入户 为民解忧

自推出“背包警务”工作模式以来,在人和街道莲花社区,总能看到背着背包的民警辅警行走在田间地头。天气转凉,为提升辖区群众防火、防盗、防电信网络诈骗能力,民警将反诈宣传资料、消防安全手册、禁毒资料装进警务背包。通过现场讲解、答疑解惑、以案释法、发放宣传资料,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民警利用“背包警务”宣传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单500余份,交通劝导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意识,筑牢了安全防线。

去年10月18日,民警在走访中得知,居民张某和邓某因种植蒜苗地界问题产生纠纷,从语言冲突转为肢体冲突。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民警先后3次上门,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与双方当事人反复交流,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程文豪介绍,辖区时有土地纠纷、邻里吵架甚至打架事件发生。民警通过“背包警务”工作模式,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田间地头。把“流动调解室”放进“警务背包”,搬到群众身边,让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在工作中,民警不仅处理各类群众求助,还要对辖区企业、学校等场所进行走访,了解基本状况,全面掌握周边治安环境等情况。“我们用‘快递小哥’的精神,做到哪里需要,我们的‘背包’就到哪里服务,真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深做实。”程文豪介绍,“背包警务”作为基层派出所延伸服务的触角,“背包警务”基本包括社区民警的全部职能职责。

自2023年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以来,莲花派出所民警走遍辖区21个行政村,调解矛盾纠纷83件,上门办证送证200余个,精准反诈劝阻100余人次。

“‘背包警务’是社区警务的载体,目的就是要让民警走出去,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扎根村(社区),对各村的社情民意、治安状况有全面了解,把问题背回来,再把办法背回去,增加民警与群众的互动,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颜明亮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强化“背包警务”走村入户,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通讯员 谭启云 记者 杨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云阳县公安局探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一支笔、一本记事簿、一叠宣传册、一沓警民联系卡……这些小物件装进了民警走访入户时的背包。小小的背包犹如“神奇百宝箱”,民警背着它行走在田间地头,将服务送进群众家中,把民意背回所里。这是近年来云阳县公安局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不断探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一个缩影。去年,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积极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把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

开展反诈骗宣传

延伸服务 方便群众

今年70岁的覃大爷因身份证过期,无法办理社保卡,加之他的腿脚有疾病。当天一大早,他打电话向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寻求帮助。莲花派出所民警了解到他的需求后,立即背着“背包警务”往覃大爷的家赶去。“爷爷,看我镜头,不要眨眼,笑一笑。”民警从“背包警务”里拿出相机拍照,并上传资料,覃大爷的身份证就申办成功了。

据了解,“背包警务”的工作模式是将服务窗口转移到群众家门口,从让“群众跑路”转变为“民警跑腿”。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

“带上警务背包,在村民家中就能现场制作笔录、打印资料、核对录入一标三实信息。”莲花派出所民警程文豪表示,警务背包配合警务通使用,工作不再受条件限制,服务群众也更加方便和快捷。

“背包警务”囊括了社区民警的职能职责,主要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调解矛盾纠纷、反诈劝阻和宣传、人员管理、上门办证送证、调查取证等工作。

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所长颜明亮表示,“背包警务”解决了群众到派出所办事交通成本高等问题,更方便地为群众办好事。

走村入户 为民解忧

自推出“背包警务”工作模式以来,在人和街道莲花社区,总能看到背着背包的民警辅警行走在田间地头。天气转凉,为提升辖区群众防火、防盗、防电信网络诈骗能力,民警将反诈宣传资料、消防安全手册、禁毒资料装进警务背包。通过现场讲解、答疑解惑、以案释法、发放宣传资料,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民警利用“背包警务”宣传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单500余份,交通劝导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意识,筑牢了安全防线。

去年10月18日,民警在走访中得知,居民张某和邓某因种植蒜苗地界问题产生纠纷,从语言冲突转为肢体冲突。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民警先后3次上门,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与双方当事人反复交流,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程文豪介绍,辖区时有土地纠纷、邻里吵架甚至打架事件发生。民警通过“背包警务”工作模式,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田间地头。把“流动调解室”放进“警务背包”,搬到群众身边,让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在工作中,民警不仅处理各类群众求助,还要对辖区企业、学校等场所进行走访,了解基本状况,全面掌握周边治安环境等情况。“我们用‘快递小哥’的精神,做到哪里需要,我们的‘背包’就到哪里服务,真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深做实。”程文豪介绍,“背包警务”作为基层派出所延伸服务的触角,“背包警务”基本包括社区民警的全部职能职责。

自2023年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以来,莲花派出所民警走遍辖区21个行政村,调解矛盾纠纷83件,上门办证送证200余个,精准反诈劝阻100余人次。

“‘背包警务’是社区警务的载体,目的就是要让民警走出去,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扎根村(社区),对各村的社情民意、治安状况有全面了解,把问题背回来,再把办法背回去,增加民警与群众的互动,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颜明亮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强化“背包警务”走村入户,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通讯员 谭启云 记者 杨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