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法院巴山庭邀请师生沉浸式体验法庭工作日常

时间: 2024-11-2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562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促推辖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日前,城口县人民法院巴山人民庭开展以“法庭开放日,司法零距离”为主题的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巴山学校师生代表走进法庭,沉浸式体验法庭工作日常,零距离感受司法魅力。

“同学们,现在你们所处的地方就是我们法庭以‘和’为主题的文化走廊,‘六尺巷、孔融让梨’这些都是体现传统和合文化的故事,这同样也是我们法庭在解决矛盾时所秉持的重要理念——以和为贵。”巴山法庭负责人贾磊带领师生们参观了法庭的安检通道、诉讼服务窗口、审判庭以及法治文化走廊等区域,详细介绍相关功能与运行模式,让同学们对法庭工作流程、法院干警日常、法治文化有了切身体会与深入了解。

“现在开庭。”稚嫩的童声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活动开始。同学们身着小法袍、小律师袍,以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脚本,分饰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原被告及代理律师等角色,在法庭干警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了开庭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一场简单的模拟庭审,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审判流程的认知,也将法治精神烙印在   “小法官”心中。

“庭审”结束后,贾磊用座谈会的形式,以“校园欺凌与未成年人保护”为题,给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迷你普法小课堂。同学们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遇到校园欺凌后如何自我保护等展开讨论。法庭干警还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校园欺凌发生与应对的案事例,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与司法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城口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人民法庭推进社会治理、保障公平正义的“桥头堡”作用,依托“法庭开放日”“送法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让法治精神如涓涓细流沁润孩子们的心田。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仁秋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城口县法院巴山庭邀请师生沉浸式体验法庭工作日常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促推辖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日前,城口县人民法院巴山人民庭开展以“法庭开放日,司法零距离”为主题的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巴山学校师生代表走进法庭,沉浸式体验法庭工作日常,零距离感受司法魅力。

“同学们,现在你们所处的地方就是我们法庭以‘和’为主题的文化走廊,‘六尺巷、孔融让梨’这些都是体现传统和合文化的故事,这同样也是我们法庭在解决矛盾时所秉持的重要理念——以和为贵。”巴山法庭负责人贾磊带领师生们参观了法庭的安检通道、诉讼服务窗口、审判庭以及法治文化走廊等区域,详细介绍相关功能与运行模式,让同学们对法庭工作流程、法院干警日常、法治文化有了切身体会与深入了解。

“现在开庭。”稚嫩的童声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活动开始。同学们身着小法袍、小律师袍,以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脚本,分饰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原被告及代理律师等角色,在法庭干警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了开庭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一场简单的模拟庭审,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审判流程的认知,也将法治精神烙印在   “小法官”心中。

“庭审”结束后,贾磊用座谈会的形式,以“校园欺凌与未成年人保护”为题,给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迷你普法小课堂。同学们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遇到校园欺凌后如何自我保护等展开讨论。法庭干警还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校园欺凌发生与应对的案事例,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与司法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城口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人民法庭推进社会治理、保障公平正义的“桥头堡”作用,依托“法庭开放日”“送法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让法治精神如涓涓细流沁润孩子们的心田。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仁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