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聚焦红色资源保护

时间: 2024-11-29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666

近日,一位老兵如往常一样来到石柱县革命烈士陵园,望着烈士遗迹陈列馆照片墙上一张张硬朗的脸庞,他布满皱褶的眼角渗透出莹莹泪珠,缓缓移动的目光仿佛在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对话。

“我的好兄弟,今天我来看你们了,还有我身后的这些检察官们……”老兵的“好兄弟”究竟是谁?他们的“见面”与检察机关又有什么关系?这还得从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李秀娟对烈士陵园的一次走访说起。

检察官上门看望老兵靳老师

立案只为带烈士遗像“回家”

2024年4月的一天,李秀娟在烈士陵园走访核实群众反映的该园未按时开放的问题,在陵园内的烈士遗迹陈列馆照片墙一角驻足良久的一位老兵引起了她的注意。

“他们的名字已在我心中默念过千万遍,可如今我年纪大了,渐渐地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了……”这位曾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望着照片墙上的三处空白说道。

那里本该放着老兵同期战友们的遗像,却因种种原因缺失多年至今未被找到。得知缘由后,李秀娟心里沉甸甸的:一定要把烈士带“回家”。

今年4月24日,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就该问题正式立案,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磋商,建议该局利用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前哨探头作用收集线索,全力查找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烈士的亲属信息。

一波三折补齐烈士“拼图”

石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此也成立了工作专班,经查阅大量史料,一条线索指向了云南省蒙自烈士陵园。李秀娟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立即赶往云南省蒙自市,在蒙自烈士陵园中找到了三位石柱籍烈士的照片,但清晰度不高。

“陵园保存的烈士照片是很早以前翻拍的,清晰度确实有限。”蒙自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李秀娟看到了转机,既然是翻拍,肯定存在原件!原件在哪儿?工作小组经多方打听,几经辗转,终于通过蒙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上3位烈士同期战友的亲属,最终在烈士亲属家中收集到谭朝堂烈士的遗像一张,同时还通过烈士亲属持有的《红河英烈大典》,收集翻拍到王正权、谭国义2名烈士的遗像。

至此,石柱县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遗像全部收集完成,烈士事迹陈列馆终于补齐了英雄故事的最后一块拼图。

推动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工作

针对石柱县烈士陵园部分设施老旧问题,石柱县检察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公开听证会,督促该局根据听证结果完善修订相关制度,并对陵园内的老旧设施进行修葺维护。

前不久,一场跨辖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在石柱县举办,人大代表、烈士遗属及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士受邀共同视察革命烈士陵园。

石柱县检察院检察长李方表示:“检察机关将立足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协作,共同做好英烈权益保护工作,捍卫英雄烈士的革命荣光,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记者手记

老兵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照片墙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静静地站立着,似乎在默默地祈祷。我想此刻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感激的,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利用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相关单位收集完善烈士个人信息以及影像资料,让其在40年后终于同战友“相见”;同时,检察机关推动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督促相关单位制定管护长效机制,展示出司法保护的积极成效。

老兵慢慢转身准备离开,目光坚定。纪念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老兵和检察官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英雄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每一个缅怀英烈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让这份珍贵的红色基因得以延续。

记者 黄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聚焦红色资源保护

近日,一位老兵如往常一样来到石柱县革命烈士陵园,望着烈士遗迹陈列馆照片墙上一张张硬朗的脸庞,他布满皱褶的眼角渗透出莹莹泪珠,缓缓移动的目光仿佛在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对话。

“我的好兄弟,今天我来看你们了,还有我身后的这些检察官们……”老兵的“好兄弟”究竟是谁?他们的“见面”与检察机关又有什么关系?这还得从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李秀娟对烈士陵园的一次走访说起。

检察官上门看望老兵靳老师

立案只为带烈士遗像“回家”

2024年4月的一天,李秀娟在烈士陵园走访核实群众反映的该园未按时开放的问题,在陵园内的烈士遗迹陈列馆照片墙一角驻足良久的一位老兵引起了她的注意。

“他们的名字已在我心中默念过千万遍,可如今我年纪大了,渐渐地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了……”这位曾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望着照片墙上的三处空白说道。

那里本该放着老兵同期战友们的遗像,却因种种原因缺失多年至今未被找到。得知缘由后,李秀娟心里沉甸甸的:一定要把烈士带“回家”。

今年4月24日,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就该问题正式立案,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磋商,建议该局利用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前哨探头作用收集线索,全力查找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烈士的亲属信息。

一波三折补齐烈士“拼图”

石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此也成立了工作专班,经查阅大量史料,一条线索指向了云南省蒙自烈士陵园。李秀娟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立即赶往云南省蒙自市,在蒙自烈士陵园中找到了三位石柱籍烈士的照片,但清晰度不高。

“陵园保存的烈士照片是很早以前翻拍的,清晰度确实有限。”蒙自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李秀娟看到了转机,既然是翻拍,肯定存在原件!原件在哪儿?工作小组经多方打听,几经辗转,终于通过蒙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上3位烈士同期战友的亲属,最终在烈士亲属家中收集到谭朝堂烈士的遗像一张,同时还通过烈士亲属持有的《红河英烈大典》,收集翻拍到王正权、谭国义2名烈士的遗像。

至此,石柱县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遗像全部收集完成,烈士事迹陈列馆终于补齐了英雄故事的最后一块拼图。

推动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工作

针对石柱县烈士陵园部分设施老旧问题,石柱县检察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公开听证会,督促该局根据听证结果完善修订相关制度,并对陵园内的老旧设施进行修葺维护。

前不久,一场跨辖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在石柱县举办,人大代表、烈士遗属及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士受邀共同视察革命烈士陵园。

石柱县检察院检察长李方表示:“检察机关将立足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协作,共同做好英烈权益保护工作,捍卫英雄烈士的革命荣光,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记者手记

老兵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照片墙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静静地站立着,似乎在默默地祈祷。我想此刻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感激的,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利用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相关单位收集完善烈士个人信息以及影像资料,让其在40年后终于同战友“相见”;同时,检察机关推动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督促相关单位制定管护长效机制,展示出司法保护的积极成效。

老兵慢慢转身准备离开,目光坚定。纪念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老兵和检察官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英雄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每一个缅怀英烈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让这份珍贵的红色基因得以延续。

记者 黄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