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双轨”融合 协同发力知产保护

时间: 2024-12-0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493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为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双轨”融合,昨(4)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签订了《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共建协同保护机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此次签订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着眼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方位保护,通过建立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与民事审判的衔接,一体化解决权利人和侵权人的纠纷,形成多元解纷方式,共同打击商标、地理标志及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通过行政争议诉前调解机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工作会商机制,开展专项联动与法治宣传,共同提高执法司法水平,促进裁判标准统一,回应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营造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此前,该院与市一中法院会同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设立“专利侵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中心”及29个分站点,构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治理模式,从现场投诉到行政调解,再到司法确认裁定电子送达最快可两个半小时完成,相关工作经验获评“第二批全市法治政府示范项目”。此外,该院还先后与两江新区、长寿区、江北区、璧山区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前往企业园区、批发市场等地开展联合调解,化解知识产权纠纷50余起,实现良好社会效果。

据悉,此次签订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在总结原有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司法行政协同的范围和方式,实现了法院与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一个更加全面、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合理预期,降低维权成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司法行政“双轨”融合 协同发力知产保护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为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双轨”融合,昨(4)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签订了《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共建协同保护机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此次签订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着眼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方位保护,通过建立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与民事审判的衔接,一体化解决权利人和侵权人的纠纷,形成多元解纷方式,共同打击商标、地理标志及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通过行政争议诉前调解机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工作会商机制,开展专项联动与法治宣传,共同提高执法司法水平,促进裁判标准统一,回应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营造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此前,该院与市一中法院会同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设立“专利侵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中心”及29个分站点,构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治理模式,从现场投诉到行政调解,再到司法确认裁定电子送达最快可两个半小时完成,相关工作经验获评“第二批全市法治政府示范项目”。此外,该院还先后与两江新区、长寿区、江北区、璧山区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前往企业园区、批发市场等地开展联合调解,化解知识产权纠纷50余起,实现良好社会效果。

据悉,此次签订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合作备忘录》在总结原有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司法行政协同的范围和方式,实现了法院与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一个更加全面、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合理预期,降低维权成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