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关于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知》,其中,武隆区检察院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这一荣誉背后,是该院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普法实践与探索,为法治武隆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 夯实根基 绘好普法“施工图” 据介绍,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武隆区检察院主动融入大普法工作格局,成立“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4个普法工作专班,聚力构建强组织、突重点、筑阵地“333”普法工作体系,全面深入高效推动普法工作,为法治武隆建设注入检察动力。 为进一步细化、实化普法责任,武隆区检察院积极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不断完善释法说理工作机制,依托办案、庭审、法律文书释法说理达到3200余件次。让办案检察官化身普法“翻译官”,将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贯穿于案件始终,力求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聚焦重点 精准普法全覆盖 如何更好契合人民群众在不同案件中对法治的多元需求?提升检察人员法治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关键。武隆区检察院以爱为引、以责为纲,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一人一方案”观护帮教,以法治之力挽救40余名“迷途少年”,引领他们重回正轨,开启人生崭新篇章。同时,该院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普法活动,深化落实下访接访、公开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多种形式,全力守护弱势群体权益。 “人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普法阵地就在哪里。”据介绍,该院持续深化法律“七进”,组建“武检”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仙山检话”普法宣讲团和“老骥”检察官工作室,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关键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渗透式普法宣传,实现送法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让“法治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吹遍田间地头。 另外,武隆区检察院聚焦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建立乌江流域(武隆)矿山闭坑治理生态修复示范点,打造世界自然遗产检察保护基地,高质效保护“乌江画廊”人文生态自然环境。其中,督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5件案件分获全国、全市典型(优秀)案例。 创新引领 多元普法新格局 “绿灯行、红灯停、黄灯面前要警醒”,武隆区检察院“二馆”中的法治教育展馆以红绿灯为主创意,培养规则意识,继而塑造法治意识。该院以“二厅一廊二馆一室一场所”为载体、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干部法治现场教学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以案说法、实物展览、情景模拟和法治互动游戏等方式,实地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普法宣传教育,让参与者置身法治情景中,真切感知法律的温度和力量。此外,该基地还被确定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该院不仅精心打造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还大力推进“两微一端”新媒体宣传矩阵建设,通过精准推送案件程序性信息及重要案件资讯,精心制作微视频微动漫等多元方式,将法律知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给公众。 同时,结合传统普法模式,该院精心制作系列普法展板、宣传册,征订发放各类法律书籍、报刊,采取开院坝会、设法律咨询点、上法治课、演绎普法小品、“面对面”答疑和法治宣传车巡游播报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普法工作。据了解,近两年该院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8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数万份,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努力让法治理念播撒至每一处角落,切实提升大众知法懂法用法水平,有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记者 张柳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