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法院打造“四个平台”坚持不懈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时间: 2024-12-0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50

12月4日,荣昌区法院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该院新闻发言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洋宾表示,今年是荣昌区法院在新时代创造性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第五个年头,近年来,该院依托“梁远平工作室”“小公民法律课堂”、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四个平台”坚持不懈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其中,“梁远平工作室”共参与调处涉妇女儿童各类权益纠纷3000余件,接待咨询2900余人次,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自家少中心建立以来已开展各类“小公民法律课堂”90余次。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汇聚部门合力,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爱心指导”工作平台 护航家长“依法带娃”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推介。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提示书》,协同各职能部门共同督促当事人履行家庭教育指导令,入选市五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和《重庆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第五批)》。

峰高街道云教村村委会成立了荣昌区“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首个村级站点,致力于荣昌家庭教育指导区镇村三级全覆盖。2023年,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平台,设立村级站点2个,为家庭教育指导开辟乡村试点,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在办理的离婚纠纷案件中,该院做到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100%覆盖,在其他涉未案件办理过程中斟酌情况适时发出相关文书,截至目前,共接收到家庭教育预警线索4份,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责任告知书300余份、家庭教育督促令16份,针对未成年人发出人身保护令1份。

此外,该院创建的荣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于2023年6月19日被重庆市教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等5部门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具有荣昌特色的爱心学校和青少年法治体验中心都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前沿,服务广大家长和青少年。

在普法宣传方面,该院不断创新形式,“车载便民法庭”“梁姐讲法”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师益友,并通过发布司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家少法官参与节目录制等方式树立荣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新的形象。

会议结合2023年6月该院成功创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情况、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院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发布。

顾勇 通讯员 任禄荣 罗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荣昌区法院打造“四个平台”坚持不懈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12月4日,荣昌区法院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该院新闻发言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洋宾表示,今年是荣昌区法院在新时代创造性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第五个年头,近年来,该院依托“梁远平工作室”“小公民法律课堂”、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四个平台”坚持不懈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其中,“梁远平工作室”共参与调处涉妇女儿童各类权益纠纷3000余件,接待咨询2900余人次,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自家少中心建立以来已开展各类“小公民法律课堂”90余次。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汇聚部门合力,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爱心指导”工作平台 护航家长“依法带娃”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推介。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提示书》,协同各职能部门共同督促当事人履行家庭教育指导令,入选市五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和《重庆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第五批)》。

峰高街道云教村村委会成立了荣昌区“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首个村级站点,致力于荣昌家庭教育指导区镇村三级全覆盖。2023年,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爱心指导站”平台,设立村级站点2个,为家庭教育指导开辟乡村试点,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在办理的离婚纠纷案件中,该院做到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100%覆盖,在其他涉未案件办理过程中斟酌情况适时发出相关文书,截至目前,共接收到家庭教育预警线索4份,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责任告知书300余份、家庭教育督促令16份,针对未成年人发出人身保护令1份。

此外,该院创建的荣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于2023年6月19日被重庆市教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等5部门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具有荣昌特色的爱心学校和青少年法治体验中心都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前沿,服务广大家长和青少年。

在普法宣传方面,该院不断创新形式,“车载便民法庭”“梁姐讲法”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师益友,并通过发布司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家少法官参与节目录制等方式树立荣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新的形象。

会议结合2023年6月该院成功创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情况、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院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发布。

顾勇 通讯员 任禄荣 罗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