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时间: 2024-12-12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614

近日,记者从城口县委政法委获悉,今年以来,城口县司法局坚持司法为民理念,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城口、法治城口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调解辖区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

推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方面,该县全面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整合行政、司法以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志愿者等资源,依托城口县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行业性重点领域纠纷调处平台,在道路交通、物业、城市管理、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且专业性强的领域建成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现有调解员967人,其中按照“3221”标准配备专职调解员95人。

坚持靠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方面,该局建立纠纷前期排查甄别机制,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应急处置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力量,按照日常“县每月、镇街每半月、村社每周、网格每日”和特殊敏感时期“每日”的原则,通过进村入户、围炉夜话、访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定期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动态排查梳理,及时发现潜在隐患纠纷,确保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同时,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甄别研判,按照由易到难、分级化解的原则,坚持村级化早化小、乡级联动处置、县级闭环处理,构建村级“首诊”、乡级“会诊”、县级“终诊”的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352件,调处率100%,成功化解8346件,调解成功率99.9%。

发挥“三调”对接联动优势方面,该局先后指导设立驻法院调解室和驻信访办调解室,选任退休法官、退休司法干警、优秀人民调解员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常驻调解室,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纠纷,实现民间纠纷诉前实质性化解,推动多年信访积案顺利化解。同时,指导司法所同公安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大量轻微治安案件和疑难复杂纠纷通过联动机制予以化解。今年以来,该县办理“三调”对接案件673件,占比8.06%,同比上涨67.92%。

放大调解品牌示范效应方面,该局持续做强“周木文法律服务工作室”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动融入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更好服务群众、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完善“35314”便民服务机制。工作室广泛参与全县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扎实做好县域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影响较大矛盾纠纷和有可能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今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80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9%,调解涉及资金1000余万元,累计接受并解答群众来访咨询1000余人次。

深化诉源治理抓前端方面,该局坚持把加强诉源治理作为深化府院联动的重要抓手,同城口县法院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镇街司法所和部分调解委员会积极承接法院回流案件。今年以来,基层司法所参与调解法院回流案件691件,司法所独立和协助镇街调解成功474件,占68.6%,实现定分止争和诉源“减量”,有效减轻法院审判压力。

全面提高协议履行率方面,该局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尊重当地民俗民风特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情理法”融合,针对群众反映和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与镇街平安办、派出所、人民法庭等部门的联合调处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有机结合,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2024年协议实际履行率98.31%,同比上升25.59%。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松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城口县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近日,记者从城口县委政法委获悉,今年以来,城口县司法局坚持司法为民理念,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城口、法治城口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调解辖区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

推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方面,该县全面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整合行政、司法以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志愿者等资源,依托城口县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行业性重点领域纠纷调处平台,在道路交通、物业、城市管理、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且专业性强的领域建成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现有调解员967人,其中按照“3221”标准配备专职调解员95人。

坚持靠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方面,该局建立纠纷前期排查甄别机制,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应急处置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力量,按照日常“县每月、镇街每半月、村社每周、网格每日”和特殊敏感时期“每日”的原则,通过进村入户、围炉夜话、访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定期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动态排查梳理,及时发现潜在隐患纠纷,确保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同时,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甄别研判,按照由易到难、分级化解的原则,坚持村级化早化小、乡级联动处置、县级闭环处理,构建村级“首诊”、乡级“会诊”、县级“终诊”的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352件,调处率100%,成功化解8346件,调解成功率99.9%。

发挥“三调”对接联动优势方面,该局先后指导设立驻法院调解室和驻信访办调解室,选任退休法官、退休司法干警、优秀人民调解员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常驻调解室,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纠纷,实现民间纠纷诉前实质性化解,推动多年信访积案顺利化解。同时,指导司法所同公安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大量轻微治安案件和疑难复杂纠纷通过联动机制予以化解。今年以来,该县办理“三调”对接案件673件,占比8.06%,同比上涨67.92%。

放大调解品牌示范效应方面,该局持续做强“周木文法律服务工作室”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动融入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更好服务群众、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完善“35314”便民服务机制。工作室广泛参与全县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扎实做好县域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影响较大矛盾纠纷和有可能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今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80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9%,调解涉及资金1000余万元,累计接受并解答群众来访咨询1000余人次。

深化诉源治理抓前端方面,该局坚持把加强诉源治理作为深化府院联动的重要抓手,同城口县法院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镇街司法所和部分调解委员会积极承接法院回流案件。今年以来,基层司法所参与调解法院回流案件691件,司法所独立和协助镇街调解成功474件,占68.6%,实现定分止争和诉源“减量”,有效减轻法院审判压力。

全面提高协议履行率方面,该局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尊重当地民俗民风特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情理法”融合,针对群众反映和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与镇街平安办、派出所、人民法庭等部门的联合调处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有机结合,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2024年协议实际履行率98.31%,同比上升25.59%。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