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亚)“我差点就上当了,感谢民警热心答疑解惑。”近日,家住渝中区白象街的罗阿姨再三向渝中区公安分局望龙门派出所致谢,帮助她避免因一条“扣款短信”险些掉入诈骗陷阱。 50多岁的罗阿姨比较注重养生,空闲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刷健康、养生类的短视频,偶尔也会边看直播边购物。不久前,她在一个直播间花99.9元买了一套保健品,原本心情挺好,可没过多久,突然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着急得彻夜难眠。 “我明明只买了不到100元的东西,除此外并没有其他消费,为啥发短信说扣了我7000多块钱?”罗阿姨看着这条“扣款短信”,百思不得其解。由于网络账户绑定的银行卡还有不少存款,担心账户资金安全又不会使用网银的罗阿姨,没法马上查看账户是否真的被扣了钱,急得一夜都没怎么睡着,第二天一早直接来到望龙门派出所报警求助,询问真伪。 “你有没有点击短信上的不明链接或拨打咨询电话,跟对方取得联系按他们的要求进行操作?”“没有,平时听过你们讲的一些反诈宣传,就是怕被骗。”在得到否定答复后,民警松了口气,先安抚其焦躁情绪,同时建议其通过手机银行查询资金余额。 在民警的耐心指导帮助下,罗阿姨下载了官方手机银行APP,查询确认到银行卡账户资金安全,并没有异常支付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意识到自己差点就掉进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千万别理会,这就是一条涉诈短信!”民警明确向罗女士指出,并耐心细致为其揭露此类新型电信诈骗的套路。诈骗分子多群发短信,以银行名义虚构银行卡超额扣费信息,引诱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或涉诈链接,继而冒充“银行客服”再用各种理由连环设套,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一旦得手就会立即将账户资金转走,实施诈骗。 “人们在没有消费前提下,突然看到银行卡的‘扣款短信’,会因为惊慌失去理智,如果听到‘银行客服’说可以退回来,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甚至直接就把刚刚收到的验证码提供给骗子。”民警进一步讲解分析。 罗阿姨听完恍然大悟,表示今后一定向更多街坊邻居宣传,让大家都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同时对民警热心帮助、仔细解析表达真挚感谢。 警方提醒:要时刻保持警惕,仔细甄别各类短信真伪,如确实没有消费,接到类似“扣款短信”,应马上使用手机银行APP,或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或到就近银行网点向工作人员咨询。千万不要拨打或点击短信中的不明电话或链接,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能泄露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进行转账操作,谨防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