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涉企行政复议改革,跑出护企发展加速度

时间: 2025-01-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778

“真没想到,才3天就完成了信用修复,公司终于可以恢复正常运营了。”近日,涪陵区一名企业负责人感叹道。据悉,涪陵区司法局在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以落实重庆市涉企行政复议改革举措为指引,以助企惠企为导向,开展增值化服务,制发全市首份《行政复议涉企案件信用修复提醒书》,提醒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纠正违法及信用承诺等情况,及时助力企业修复信用,3个工作日即助推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

202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重庆市司法局以“涉企行政复议”为切入点,选取12个区县开展试点,创新5项主要举措推进涉企行政复议改革,为企解忧,护企前行。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正是重庆积极探索“构建涉企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精心织密“两张网”

便企渠道更凸显

线上积极运用数字赋能,不断优化“重庆智慧行政复议系统”,开设“掌上复议”,涉企行政复议在线申请处理率100%,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在线办理率100%,企业使用“掌上复议”即可实现“零跑腿”。

线下跨层级搭建企业维权通道,在全市31个政务服务大厅、4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34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便企联系点,在35个区县园区、商(协)会设立便企工作站。两江新区设立便企服务点达15个,确定行政复议便企联络员25名。江津区创新“复议+商会”模式,为企业提供行政复议“一站式”服务。

2024年以来,企业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信任度和选择意愿稳步提升,试点区县涉企行政复议收案量同比增长163%。

打造多元调解平台

惠企化解更给力

市司法局与市高法院联合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  推动实质性化解争议的实施意见》,共同推出5个方面19点意见;会同市工商联出台《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建立6大工作机制。

在全市38个区县建成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现专职调解员入驻,使涉企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更加快捷便利。

推动行政复议机构与77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对接联动,形成“1+1+N”对接化解平台,并汇聚法院、检察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律师、行业调解专家等多方力量,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2024年以来,试点区县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质性化解率达91%。

用心做好“守望者”

助企发展更暖心

以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为切入点,开展行政复议“法治体检”,强化企业涉法事项归集和研判,专题梳理企业经营风险点。针对涉企执法共性问题向行政机关制发复议意见书20余份,垫江县等制作行业领域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等。试点以来,针对企业经营风险点向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单170余份、提出意见80余条,助力提升企业守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等能力,广受企业好评,企业满意率达100%。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涉企行政复议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各方关切,纾解企业发展堵点、痛点,助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贡献。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深化涉企行政复议改革,跑出护企发展加速度

“真没想到,才3天就完成了信用修复,公司终于可以恢复正常运营了。”近日,涪陵区一名企业负责人感叹道。据悉,涪陵区司法局在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以落实重庆市涉企行政复议改革举措为指引,以助企惠企为导向,开展增值化服务,制发全市首份《行政复议涉企案件信用修复提醒书》,提醒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纠正违法及信用承诺等情况,及时助力企业修复信用,3个工作日即助推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

202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重庆市司法局以“涉企行政复议”为切入点,选取12个区县开展试点,创新5项主要举措推进涉企行政复议改革,为企解忧,护企前行。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正是重庆积极探索“构建涉企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精心织密“两张网”

便企渠道更凸显

线上积极运用数字赋能,不断优化“重庆智慧行政复议系统”,开设“掌上复议”,涉企行政复议在线申请处理率100%,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在线办理率100%,企业使用“掌上复议”即可实现“零跑腿”。

线下跨层级搭建企业维权通道,在全市31个政务服务大厅、4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34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便企联系点,在35个区县园区、商(协)会设立便企工作站。两江新区设立便企服务点达15个,确定行政复议便企联络员25名。江津区创新“复议+商会”模式,为企业提供行政复议“一站式”服务。

2024年以来,企业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信任度和选择意愿稳步提升,试点区县涉企行政复议收案量同比增长163%。

打造多元调解平台

惠企化解更给力

市司法局与市高法院联合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  推动实质性化解争议的实施意见》,共同推出5个方面19点意见;会同市工商联出台《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建立6大工作机制。

在全市38个区县建成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现专职调解员入驻,使涉企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更加快捷便利。

推动行政复议机构与77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对接联动,形成“1+1+N”对接化解平台,并汇聚法院、检察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律师、行业调解专家等多方力量,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2024年以来,试点区县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质性化解率达91%。

用心做好“守望者”

助企发展更暖心

以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为切入点,开展行政复议“法治体检”,强化企业涉法事项归集和研判,专题梳理企业经营风险点。针对涉企执法共性问题向行政机关制发复议意见书20余份,垫江县等制作行业领域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等。试点以来,针对企业经营风险点向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单170余份、提出意见80余条,助力提升企业守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等能力,广受企业好评,企业满意率达100%。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涉企行政复议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各方关切,纾解企业发展堵点、痛点,助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贡献。

记者 舒楚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