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作为重庆市重要的商贸中心和休闲娱乐打卡必选地,近年来涌现出观音桥商圈、江滩公园等一大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网红”公共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观音桥商圈日均人流量超过50万人,节假日期间人流超100万人,江滩公园日均人流量超过10万人。 “网红”公共空间往往存在踩踏、火灾、交通、溺水等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和险情,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该如何应对?日前,“新重庆里看应急(2024)”主题采风宣传活动走进江北区,来看该区“流量”变“留量”背后的安全密码。
(观音桥商圈户外LED大屏开展安全宣传) 精准识别风险 提前做足保障 新兴消费场景带来的人员聚集、设施运行负荷大、交通受阻等安全管理难题,与超大型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办公楼宇和大量住改非居民楼等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是观音桥商圈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该商圈党工委书记、商圈办主任李秋介绍:“我们将辖区划分为四大片区,共计56个微网格,106名兼职网格员,按照‘一员一楼宇’的原则,采取定时和不定时方式对各大商业综合体和楼宇进行安全‘体检’和日常指导帮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同时,该商圈创新建立“1+4+N”党建统领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精准灵敏识别和防范风险,推动末端末梢管理更高效。
(改造前) 以“我在重庆”网红天桥为例,该天桥原本只是一个过街天桥,因“我在重庆”四个字,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为抢占最佳机位,大量游客聚集,增加了游客推搡受伤、桥梁单边荷载过高等安全风险。为此,该商圈及时采取人防、技防、物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比如对天桥进行24小时倾斜角监测;不定期对天桥开展抗倾覆验算及荷载检测工作;采用更省空间的花艺围栏,美化、拓宽人行区域,增设警示标语;在重点区域采用“视图融合”工具,成功打造“我在重庆”大街区消费数智赋能安全治理场景,利用网红天桥周边监控摄像头24小时监控天桥运行和人员聚集情况,生成“一件事”智能预警系统,采取“智防”方式有效预防人员过于集中而发生安全事件。
(改造后效果图-俯瞰) 每逢客流高峰,该商圈还派专人加强疏导,围出一条车道供游客拍照。此外,还对“我在重庆”天桥进行升级,将其打造为“我在重庆”主题大街区,下一步还将升级改造观景台,让广大游客朋友“打卡”更方便、更安全。 精准管控风险 形成共治合力 位于江北城街道的江滩公园,因与朝天门来福士、洪崖洞等景点隔江相望,近年来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追捧,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江北城街道推动形成共治合力,设立江滩网格和河长岗,打造河长制工作站2个、警务室2个、禁渔巡护站1个,建立河长制联席会议机制,联动公安、城管、农委、文旅委等部门力量,整合辖区江北城派出所、水警朝天门派出所、长航朝天门派出所、交巡警大队、市场监管所、街道综合执法队等执法力量,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共建格局,让江滩治理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机制,持续推动江滩安全管理提档升级。
(观音桥商圈管理办公室开展安全宣传 资料图) “随着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的不断提升,区综合应急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综合执法队带着配备远程控制无人机、高倍长焦望远镜、热成像望远镜等智能侦测搜救装备,我们的救援抢险能力大大提升。”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在节日期间游客多、人流大的时候,该街道会动员辖区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到江滩公园各重要进出口及人流聚集区域开展文明劝导、交通引导、秩序维护、意外救治等志愿服务;江北区应急管理局会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该区综合应急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安能救援队形成队伍前置,做好巡护、宣传以及应急处置准备,真正用辛苦指数换来游客的安全指数。 记者 张柳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