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三举措助推普法工作上台阶

时间: 2017-12-15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970

近年来,秀山县狠抓普法工作,努力在打造普法平台、建立普法队伍、创新普法方式上下工夫,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逐年增强,基层矛盾纠纷得以依法有效化解,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普法平台“聚人气”。县委、县政府把梅江河畔的滨江公园,打造为法治主题的普法公园,公园内一亭一阁、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蕴藏丰厚法治文化,加上高雅的书画作品、灵活多变的宣传专栏、朗朗上口的法治标语,让人们在放松心情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除了“聚人气”外,该县还注重网络普法空间开辟,先后建立了阳光秀山、秀山法治网等普法专题栏目网站,将法律知识和普法事例融入栏目中,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开通了“114政务服务热线”, 畅通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建立普法队伍“输氧气”。在27个乡镇(街道)建起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按照“1+X”模式,即要求1名律师在担任乡镇(街道)法律顾问的同时,兼任其辖区内村居(社区)的法律顾问,切实落实法律进村居社区、进农家大院,实现了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全面覆盖。培育法制宣传专干355名、普法联络员620名,形成层层覆盖的组织网络和专业化普法队伍,专业队伍好比“森林”,为农村地区法律知识普及输入了“新鲜氧气”。

创新普法方式“接地气”。组建秀山花灯法制文艺宣传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将维权知识巧妙融入快板、讲故事、三句半、独唱等文艺节目中,以百姓喜闻乐见更“接地气”的形式和方式,深入浅出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工作。2014年以来,文艺宣传队义务演出500余场,精心编排法治节目50余个,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此外, 县域出租车LED屏也成了流动的法治风景,市民对于不少法治标语和名言警句耳熟能详。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潘守锋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秀山县三举措助推普法工作上台阶

近年来,秀山县狠抓普法工作,努力在打造普法平台、建立普法队伍、创新普法方式上下工夫,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逐年增强,基层矛盾纠纷得以依法有效化解,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普法平台“聚人气”。县委、县政府把梅江河畔的滨江公园,打造为法治主题的普法公园,公园内一亭一阁、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蕴藏丰厚法治文化,加上高雅的书画作品、灵活多变的宣传专栏、朗朗上口的法治标语,让人们在放松心情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除了“聚人气”外,该县还注重网络普法空间开辟,先后建立了阳光秀山、秀山法治网等普法专题栏目网站,将法律知识和普法事例融入栏目中,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开通了“114政务服务热线”, 畅通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建立普法队伍“输氧气”。在27个乡镇(街道)建起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按照“1+X”模式,即要求1名律师在担任乡镇(街道)法律顾问的同时,兼任其辖区内村居(社区)的法律顾问,切实落实法律进村居社区、进农家大院,实现了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全面覆盖。培育法制宣传专干355名、普法联络员620名,形成层层覆盖的组织网络和专业化普法队伍,专业队伍好比“森林”,为农村地区法律知识普及输入了“新鲜氧气”。

创新普法方式“接地气”。组建秀山花灯法制文艺宣传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将维权知识巧妙融入快板、讲故事、三句半、独唱等文艺节目中,以百姓喜闻乐见更“接地气”的形式和方式,深入浅出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工作。2014年以来,文艺宣传队义务演出500余场,精心编排法治节目50余个,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此外, 县域出租车LED屏也成了流动的法治风景,市民对于不少法治标语和名言警句耳熟能详。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潘守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