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法民一庭庭长彭贵调研指导彭水县人民法庭基层工作

时间: 2018-04-23 来源: 彭水县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537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石朝晶) 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彭贵一行,来到彭水县,调研指导彭水县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

彭贵一行,先后参观指导了法庭装修工作、详细询问了法庭审判工作,并对第二人民法庭的执法办案工作给予了肯定。随后,彭贵以“乡村振兴”为调研主题,在彭水法院院长秦长春、法庭干警的陪同下,赴郁山镇“花千骨农业开发项目”、“郁山农村旅游合作社”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同基层干部、群众、企业主做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和询问了有关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土地流转、基层社会治理、扶贫攻坚举措等涉法事宜。并当场解答了企业主和群众提出的农业旅游开发涉法风险防范、农村土地流转权益保障等法律问题。

调研结束后,彭贵对指出,法院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基层司法作用,积极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有效维护乡村社会大局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彭贵强调,各部门要以思想为先导,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法庭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前端,处在践行司法为民最前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重要职责。要围绕如何更加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创新司法为民等方式。乡村振兴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要有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大局意思;要有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升级、进步、发展的责任意思;要有引领尊法、守法风尚的法治意识,为建设法治乡村保驾护航。

要打破固有藩篱,在基础设施改造、贫困帮扶等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当下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振兴,更需要统筹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创新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第二人民法庭要以法庭硬件升级装修改造为契机,打破高墙、铁门隔离的固有思想藩篱,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将新建的院落、步道、健身用具等公共设施为民所享,“留一份清新予民,获一番美景于己”为繁荣乡村文化、保障村民娱乐休闲等精神需求,提供有益的物质保障。助力“厕所革命”,在法庭装修改造中,为乡村群众提供厕所革命所带来的基本文明便利。

要践行能动司法,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为平台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乡村振兴前端。要积极通过以案释法、普法,醇化村风民风社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德治。要通过法庭、村居委员会、人民调解员、乡村干部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加强对乡村自治的法律指导和法律咨询,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指导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健全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联村联户的法律服务平台,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化解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司法服务前置,主动对乡村现代农业开发、大宗土地流转、涉农经济发展等提供前置法律服务,主动为乡村群众、企业主、乡村干部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在案件审理、裁断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市高法民一庭庭长彭贵调研指导彭水县人民法庭基层工作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石朝晶) 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彭贵一行,来到彭水县,调研指导彭水县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

彭贵一行,先后参观指导了法庭装修工作、详细询问了法庭审判工作,并对第二人民法庭的执法办案工作给予了肯定。随后,彭贵以“乡村振兴”为调研主题,在彭水法院院长秦长春、法庭干警的陪同下,赴郁山镇“花千骨农业开发项目”、“郁山农村旅游合作社”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同基层干部、群众、企业主做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和询问了有关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土地流转、基层社会治理、扶贫攻坚举措等涉法事宜。并当场解答了企业主和群众提出的农业旅游开发涉法风险防范、农村土地流转权益保障等法律问题。

调研结束后,彭贵对指出,法院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基层司法作用,积极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有效维护乡村社会大局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彭贵强调,各部门要以思想为先导,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法庭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前端,处在践行司法为民最前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重要职责。要围绕如何更加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创新司法为民等方式。乡村振兴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要有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大局意思;要有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升级、进步、发展的责任意思;要有引领尊法、守法风尚的法治意识,为建设法治乡村保驾护航。

要打破固有藩篱,在基础设施改造、贫困帮扶等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当下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振兴,更需要统筹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创新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第二人民法庭要以法庭硬件升级装修改造为契机,打破高墙、铁门隔离的固有思想藩篱,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将新建的院落、步道、健身用具等公共设施为民所享,“留一份清新予民,获一番美景于己”为繁荣乡村文化、保障村民娱乐休闲等精神需求,提供有益的物质保障。助力“厕所革命”,在法庭装修改造中,为乡村群众提供厕所革命所带来的基本文明便利。

要践行能动司法,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为平台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乡村振兴前端。要积极通过以案释法、普法,醇化村风民风社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德治。要通过法庭、村居委员会、人民调解员、乡村干部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加强对乡村自治的法律指导和法律咨询,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指导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健全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联村联户的法律服务平台,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化解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司法服务前置,主动对乡村现代农业开发、大宗土地流转、涉农经济发展等提供前置法律服务,主动为乡村群众、企业主、乡村干部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在案件审理、裁断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