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网红”重庆吸引了八方游客。大山大水的重庆,有下半城的梯坎,狭窄的小巷,有红色钢架的千厮门大桥,还有穿行于楼层的高架轻轨……宽阔江面,悬吊的过江索道,如“勇敢者的游戏”破雾滑行;山川脊梁,托起“吊脚楼”层层叠叠,夜晚灯火如火树银花……这都是生动的旧与新交织中有关重庆题材影像的“方言符号”。但令人不满足的是,新时代的重庆人缺乏在银幕上的形象书写。重庆人火辣耿直、好打帮腔、乐于助人、急公好义且知书识礼的正面性格形象,在银幕上还少踪影。此次,将人民调解员的故事搬上银幕,我寄予了期望,因为人民调解员就是我心中“正面性格形象”的重庆人。 我听闻创作者要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事迹,拍成类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著名演员仲星火演的喜剧片《今天我休息》,这也是摸准了重庆人精神的“脉”。重庆人是很“喜”的,不管男女,说起一些烦心事却哈哈不断,“没得啥子得”“来来来,吃火锅,打伙打伙”“莫当宝器,把心头那点事在火锅头涮涮,就没得事了”……自然,很“喜”的重庆人,会更喜欢在银幕上看到表现地道重庆人性格的喜剧。 改编重庆基层金牌调解员马善祥的真实事迹,拍成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喜剧片十分不易。时代发生巨大的变化,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家庭冲突与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平息,要求热心关注并解决这些矛盾的人士,不但要具有利他的牺牲精神,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情感,同时需要机智巧妙应对各种矛盾纠纷,甚至懂得引进法律介入。 看了重庆作者许多以生活中人物,特别是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剧本,感到第一难的,在于如何对生活原型和素材进行符合电影创作规律的艺术化加工,尤其对于“好人好事”“道德楷模”这种类型的故事,既要体现总体和本质上的“真实”,又要有适合电影叙事并能深深吸引观众的情节设计。若作者缺乏编织情节的经验和技巧,极易把这种类型,写成报告文学作品。我很高兴《幸福马上来》的作者,跳出了生活中原型的“框框”,大胆进行了艺术的虚构,设计了一老一少两位性格、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的调解员(马尚来、茅雪旺),并以二人纠葛冲突为主线,其间又有马尚来与妻子、金珍与茅雪旺两条情节副线,情节的设计很饱满。 剧情始于两位主人公都因为开了名为“马尚来调解工作室”一事而撞到了一起,之后因马尚来的妻子,反对丈夫继续从事这一行而将其赶出家门,阴差阳错,马尚来住到了徒弟露露闺蜜(金珍)租住的房屋。金珍既是“打假”茅雪旺破坏其生意的人,同时也是茅雪旺暗恋的对象,在此二人身上,发生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类似欢喜冤家的桥段,这种轻喜剧的段落设计是观众喜欢看的。于是,茅雪旺用尽办法要“拆散”马尚来和金珍,但在完成片中,也许为了主线的集中和更好塑造马尚来,这一副线有所削弱。 作者在之后的情节中,精心设计了这一老一少两个调解员的几次正面交锋。在几次交锋中,两位人物的性格得以彰显,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彼此。两人关系的喜剧化把握得非常好,不是那种非要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关系,冲突到一定程度,点到为止。茅雪旺甚至还对马尚来有关切与同情。这也是喜剧中人物设计的“戒律”:不要有那种心眼坏到底的“恶人”,以便制造“大圆满”的结局。 另外,情节的主体部分,即马尚来与茅雪旺所面对的三起要调解的事件颇有意思:一是一富豪与女秘有染,想借他老婆婚前“整容”说对他是“欺诈”而闹离婚。马尚来不收富豪付费而促其和,茅雪旺则是见钱眼开,帮其离。二是地产商对火锅店“钉子户”断水断电,欲将其逼走,马尚来对守着火锅店的孤儿寡母充满同情,帮助争取合法权益,茅雪旺则是找社会上的混混,想将其恐吓走,好得地产商一大笔钱。三是戒“网瘾”事件,茅雪旺收了一位父亲的钱,答应帮助其子戒除网瘾而又不负责任,至使其儿子倒在网吧,该父亲找上茅雪旺要同归于尽,马尚来将他儿子送进医院,又赶去解救茅雪旺,致使自已驾车翻在江水中……茅雪旺流泪大喊:你何必啊! “整容”“钉子户”“网瘾”事件都有话题性,且是社会热点,富有生活气息,很接地气,如何解决,也考量作者的机智。性格对比反差极大的马尚来与茅雪旺,在这剧情的主体部分相互对立影响,作者设计了许多好玩有趣的行为与台词和独特的细节,此是剧中一大亮点。 “想死你们了”的冯巩老师,以他平淡中透着机敏、藏着温情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表演,在该片中准确塑造了一个热心助人、耿直机敏、乐天向善、有祸事不睬、做好事到底的重庆人的形象。而扮演茅雪旺的涂松岩,则将重庆人称之为“空了吹”的那类人的喜剧形象(形象草莽,自以为有心机),也演绎得入骨三分,对马尚来的形象是有力的衬托。整部片子从表演、选景、拍摄、剪辑……均达到“制作精良”的水准。 据悉创作者曾作了观众口味调查,当下人们更喜欢热闹的喜剧。于是,创作者在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冯氏喜剧”中,融入了更多时下年轻观众,所喜欢的多样化喜剧元素。这也暗合了重庆对喜剧作品需求的地域特色(即重庆人确实喜欢闹热的喜剧)。该片创作者将轻喜剧、热辣的爆笑、大尺度的动作戏、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烩于一锅,尽管我在观看过程中,时有觉得风格不太统一,但想重庆火锅不是将各种食材烫于一锅吗?确也淋漓痛快!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先生在“重影杯”获奖剧本作品集序言中说:“毫无疑问,重庆电影还处于筑底阶段,积蓄力量阶段,但重庆电影人应该有理想和抱负,万一有一天理想变成了现实呢!我期待着,在以后拍摄的有关这座‘非去不可’的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美丽山城的电影,不光有景还应有人的魂。” 魂即人的精神。 由重庆电影集团主投和主控的《幸福马上来》已于6月8日与全国观众见面,而冯巩所表现的乐于为他人解忧,人见人乐的“调解超人”马尚来的喜剧形象,为生活在“网红”重庆的不同凡响的重庆人的精神,在银幕上作了形象而艺术的成功表达。 ◎ 鄢光宗(作者系国家一级导演,主要作品有《雕像的诞生》《乘警李小咪》、《女人三十》《邓小平在重庆》等,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建党70周年电视剧展播“优秀剧目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