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 昨日,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接下来,仲裁委将积极探索智能化仲裁,制定《网络金融仲裁规则》,逐步实施远程视频庭审和微信办案。 据悉,重庆仲裁委员会是我市唯一依法设立的处理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独立仲裁机构,目前为第五届委员会。 成立至今,共办理案件4万多件,标的金额超过700亿元。在全国253多家仲裁机构中,每年仲裁案件数量和标的一直位于前五位。目前,仲裁委共聘有589名既精通法律,又在建设工程或国际、国内贸易或金融证券或海商海事等领域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仲裁员。 据介绍,仲裁委设有两个非常设机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为仲裁庭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仲裁员职业道德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仲裁员在审理仲裁案件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重庆仲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自2013年6月组建以来,累计受理案件19407件,与上一届相比增长70%;累计受理案件争议标的额474.95亿元,与上一届相比上升75%。经仲裁调解结案的案件9608件,裁决结案9799件,调解结案率约50%,仲裁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仲裁案件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此次,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召开,聘任罗蔺等13人为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聘任期限5年。接下来,第五届委员会将健全仲裁员选指定工作机制,加大案件量化考核监督力度,规范办案程序,完善办案制度体系,公平、公正、高效办理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秘书专业化分类办案,加强分类专业培训和理论研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仲裁人才队伍。加大仲裁宣传推行力度。实施重庆仲裁品牌战略,加强与金融、律师等行业的合作,加大对国际贸易、物流服务、电商平台等领域的宣传,不断扩大重庆仲裁影响力。积极探索智能化仲裁,完善办案办公系统,逐步实施远程视频庭审和微信办案,制定《网络金融仲裁规则》,探索试点网络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