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警方提醒:定期更换支付密码更安全 当今社会,手机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平台,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中的主要支付手段,若不能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及支付密码,常常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近日,市民胡女士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糟心事儿。 3月17日,渝中区上清寺派出所接到市民胡女士报警,称自己手机上的支付宝与微信账户,合计被人盗走了8300余元现金。虽然最近胡女士的手机掉了,但是她的手机密码其他人并不知道。因此她怀疑是自己的前夫裴某,动了手脚。 前夫邀约吃火锅 离席后手机失踪 据了解,2016年胡女士与裴某办理了离婚手续。今年3月15日,裴某跟几个朋友在学田湾火锅店吃饭,想到前妻住在附近并且对她还有感情,就顺便叫她也出来聚一聚,但是在吃火锅聊天时发现胡女士有了新的恋情,这让裴某大为光火,两人争吵了几句,胡女士就径直离开了火锅店。 离开不久,胡女士发现手机忘了拿走,随即返回火锅店取手机,但是一直没找到,用其它电话打手机也不通,胡女士以为手机不见了,当时就回家了。 次日买新手机 发现支付账户被盗 胡女士说,第二天晚上她去买了新手机,补办了手机卡。可当她在手机上重新登录自己的微信及支付宝账号时,吃惊地发现,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账户上发生了多笔消费和转账记录,涉及金额数千元。 “我的手机密码和支付密码,其他人肯定不知道。所以我怀疑是前夫动了手脚。”胡女士说,由于当天时间太晚了,她就想隔天问问裴某。 没想到的是,3月17日早上胡女士起床后,发现其支付宝账户上又有近900元钱被转走了,两天损失的总金额达到了8300多元。于是,胡女士立即打电话质问前夫裴某,裴某也承认是其所为,但称不会还钱,胡女士随即报了警。 买烟、按摩、套现,前夫捡手机忙消费 上清寺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联系裴某,积极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希望他能主动投案自首。最后,裴某于当天下午到派出所投案。 据裴某交代,由于他知道胡女士设置手机密码的习惯,3月15日捡到手机后,试了两次就将手机锁解开了,他发现支付密码也没改,随后就通过微信、支付宝尝试着向自己的账户转账。 当晚裴某先打开微信,发现里面有1000多元余额,随即转到了自己账上。然后登录支付宝,尝试着往自己账户转了50元,成功了。于是,在他回家路上,用胡女士的支付宝,在超市扫码买烟,还在便利店分别套现1000元和5000元。 “据他说,当时用着前妻的钱,他心里很爽。”办案民警介绍,当晚裴某还团购了一个200多元的按摩套餐,在解放碑消费了。 据了解,裴某通过胡女士的手机网络支付账户总共转账消费8300多元,现已将部分钱退还给了胡女士。目前裴某因涉嫌盗窃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渝中民警提醒市民: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软件,关系到自身财产安全,相关密码十分重要。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密,最好定期更换密码,同时关闭支付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开通余额变动提醒,以确保账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