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矫治手段照亮戒毒人员回归路

时间: 2019-06-2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639

戒毒人员学习拼贴五谷粮食画

课堂化教学

戒毒人员进行音乐放松治疗

VR毒瘾渴求评估

VR虚拟场景测试

五谷画特色教育

开展戒毒人员康复训练

“老师,你看我这样贴要不要得?”

“前面部分贴得还可以。到这里就不行了,看嘛,又歪又不平整。你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前功尽弃哟!”

“老师,这个芝麻好小好难贴,有没有啥子诀窍呢?”

“五谷画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凝神聚力,坚持一个标准到底。一粒粒贴上去,均匀美观的,可价值千金;一把把撒上去的,七拱八翘的,一文不值。”

……

近日,记者走进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西山坪强戒所)的五谷粮食画特色工坊,听到这样一些发生在指导老师和戒毒人员之间的对话,看似平常却又暗含哲理。

五谷粮食画是重庆非遗项目,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拼贴成画。因其具有训练手指灵巧和耐心耐性,促进身体和精神相互依赖、相互平衡的作用,同时兼具特长技能培训功能,为此被西山坪强戒所引进作为对戒毒人员的特色教育项目。

在五谷粮食画的拼贴中

感悟美好

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开办以来,受到戒毒人员欢迎和喜爱,不少戒毒人员反映,一粒粒挑选粮食、粘贴粮食的过程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快速让人身心沉静,进入“忘我”状态。

33岁的戒毒人员王小天(化名),曾经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有个幸福的家庭。一次偶然机会,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小天接触到了毒品,好奇心害他陷入毒品深渊,去年被送到西山坪强戒所。从风光的社会精英到落魄的戒毒人员,患得患失让他时而狂妄、时而沮丧。就在他迷茫的时候,所里引进了五谷画特色教育,他有幸成为了第一批特色教育学员。他对记者说起第一次制作五谷画的情形,他一眼就相中了爱心天鹅这个图案,一边回忆着和爱人一起相濡以沫的点滴往事,一边虔诚地夹起一粒粒粮食细心拼贴,上千颗米粒在他手下变成一对美丽的白天鹅,数百颗红豆在他手下成为一颗红心,仿佛爱人无声的鼓励,他感觉到躁动不安的心有了寄托,开始期盼上特色教育课。因为特别用心,他的第一幅作品就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亲情会见时,他带上了这幅爱心天鹅五谷画,隔着玻璃向爱人表达歉意和爱心,对爱人说“我现在很喜欢五谷画,争取出去后能开个工艺品店,承担起我的责任”。看着他用情用心贴就的粮食画和对家庭的愧疚,爱人既感动又觉得有盼头,就这样,因吸毒产生的感情裂痕因为一幅五谷画修复了许多。如今王小天积极融入戒治生活,已经可以拼贴较为复杂的五谷粮食画,正在用行动践行自己对爱人的承诺。

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工坊指导民警李珈向记者介绍,场所开办特色教育工坊,初衷是通过艺术手工培训,培养戒毒人员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让戒毒人员感受到坚持之美、艺术之美和价值之美,重塑戒毒人员价值观,帮助戒毒学员摆脱空虚精神世界,坚定戒除毒品、健康回归的信心。五谷画同时可作为生存的技能专长,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VR虚拟场景测试

斩断“心瘾”

其实这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工坊只是场所教育矫治戒毒人员妙招之一,自去年以来,西山坪强戒所作为我市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试点单位,在致力于打造五大专业中心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在教育矫治戒毒人员方面不断摸索、探索好的方法。

“VR”虚拟现实——市民大多数的第一反应就是投入到游戏的应用,提供给使用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的模拟,使其感受到身历其境的体验。而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戒毒人员进行成瘾认知控制能力训练,就显得西山坪强戒所特别的与时俱进。

在VR治疗中,戒毒人员赵攀(化名)戴上仪器,在放有毒品、吸毒器具和普通物品的VR场景中进行漫游,赵攀会经受来自毒品的诱惑,同时系统还鼓励戒毒人员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增强戒毒人员自信心和意志力。与此同时,系统会记录赵攀眼动数据和脉搏皮电等生理指标,最终以眼动、生理分析结果和量表测评结果为基础,对赵攀进行成瘾程度评估,生成毒瘾评估报告。

漫游结束后,系统显示赵攀完成了六次任务。“马上就要回归社会了,经过这个VR治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只要自己意志坚定,就经得起毒品的诱惑。”赵攀满怀信心表示。

据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邓炜介绍,由于封闭式的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无法接触外界。系统通过高仿真的家庭、社会虚拟场景,为戒毒人员还原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社会氛围,舒缓戒毒人员生理及心理的情绪困扰,唤起对家庭、对社会生活的向往,帮助戒毒人员增强坚持治疗的信心和能力。

除了VR,心理矫治中心还有一套“脑波游戏”系统,长期吸食毒品的人员通常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在这里,通过佩戴脑电波检测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到戒毒人员的专注程度,训练他们的专注力。

心理矫治帮戒毒人员

修复灵魂

“妈妈,对不起,儿子不孝,没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心理矫治中心诊疗室的躺椅上,戒毒人员陈明(化名)双眼紧闭。

“孩子,你一定要戒断毒品,以后常来看我,好吗?”对面,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邓炜正用母亲的口吻,轻轻地回答。说罢,陈明已经泪流满面,不住地答应“母亲”的要求。

这样奇怪的场景是在干什么?原来,这是一次催眠状态下的意象对话。

陈明今年47岁,不久前,从前来探访的哥哥口中得知了母亲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陈明自小与母亲感情深厚,即使因吸毒被强戒,母亲也从未放弃过他。母亲去世前,虽然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仍定期前来探访,鼓励陈明戒断毒瘾,重新做人。

母亲的去世,对陈明的打击很大,他自责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无法从悲痛中释怀,连续很长时间情绪激动,数日无法入眠,也吃不下饭。

“他这样的情况,必须进行心理干预。”邓炜说,推行统一戒毒模式以来,西山坪强戒所成立了“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五大中心,除了在身体、意识上对戒毒人员进行矫治,还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

例如部分戒毒人员遭遇离婚、亲人重病甚至死亡等重大家庭变故后,会诱发急性心理危机,如不能及时干预,极可能打击他们的戒毒信心,影响戒治效果。陈明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

在对陈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邓炜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第一次见面,邓炜先引导陈明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让其放声大哭,使内心的痛苦情绪充分释放;第二次心理干预时,邓炜使用会谈、认知领悟疗法,引导陈明接受事实,处理自责。第三次干预,邓炜运用催眠和意象对话的方式,引导陈明与逝者告别,并鼓励他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便有了本段开头的一幕。

“他需要的是谅解和鼓励。”邓炜说,作为老戒毒民警,他深知吸毒人员戒断身体的毒瘾容易,但戒断心理上的毒瘾却很难。要想真正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仅仅是让他们戒断身体上对毒品的依赖,而是要在意识上、心理上真正改变他们对毒品的态度。心理矫治,在戒毒过程中就好比是“素质教育”。

记者 谭 剑 通讯员 赵杨坤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创新教育矫治手段照亮戒毒人员回归路

戒毒人员学习拼贴五谷粮食画

课堂化教学

戒毒人员进行音乐放松治疗

VR毒瘾渴求评估

VR虚拟场景测试

五谷画特色教育

开展戒毒人员康复训练

“老师,你看我这样贴要不要得?”

“前面部分贴得还可以。到这里就不行了,看嘛,又歪又不平整。你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前功尽弃哟!”

“老师,这个芝麻好小好难贴,有没有啥子诀窍呢?”

“五谷画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凝神聚力,坚持一个标准到底。一粒粒贴上去,均匀美观的,可价值千金;一把把撒上去的,七拱八翘的,一文不值。”

……

近日,记者走进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西山坪强戒所)的五谷粮食画特色工坊,听到这样一些发生在指导老师和戒毒人员之间的对话,看似平常却又暗含哲理。

五谷粮食画是重庆非遗项目,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拼贴成画。因其具有训练手指灵巧和耐心耐性,促进身体和精神相互依赖、相互平衡的作用,同时兼具特长技能培训功能,为此被西山坪强戒所引进作为对戒毒人员的特色教育项目。

在五谷粮食画的拼贴中

感悟美好

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开办以来,受到戒毒人员欢迎和喜爱,不少戒毒人员反映,一粒粒挑选粮食、粘贴粮食的过程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快速让人身心沉静,进入“忘我”状态。

33岁的戒毒人员王小天(化名),曾经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有个幸福的家庭。一次偶然机会,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小天接触到了毒品,好奇心害他陷入毒品深渊,去年被送到西山坪强戒所。从风光的社会精英到落魄的戒毒人员,患得患失让他时而狂妄、时而沮丧。就在他迷茫的时候,所里引进了五谷画特色教育,他有幸成为了第一批特色教育学员。他对记者说起第一次制作五谷画的情形,他一眼就相中了爱心天鹅这个图案,一边回忆着和爱人一起相濡以沫的点滴往事,一边虔诚地夹起一粒粒粮食细心拼贴,上千颗米粒在他手下变成一对美丽的白天鹅,数百颗红豆在他手下成为一颗红心,仿佛爱人无声的鼓励,他感觉到躁动不安的心有了寄托,开始期盼上特色教育课。因为特别用心,他的第一幅作品就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亲情会见时,他带上了这幅爱心天鹅五谷画,隔着玻璃向爱人表达歉意和爱心,对爱人说“我现在很喜欢五谷画,争取出去后能开个工艺品店,承担起我的责任”。看着他用情用心贴就的粮食画和对家庭的愧疚,爱人既感动又觉得有盼头,就这样,因吸毒产生的感情裂痕因为一幅五谷画修复了许多。如今王小天积极融入戒治生活,已经可以拼贴较为复杂的五谷粮食画,正在用行动践行自己对爱人的承诺。

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工坊指导民警李珈向记者介绍,场所开办特色教育工坊,初衷是通过艺术手工培训,培养戒毒人员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让戒毒人员感受到坚持之美、艺术之美和价值之美,重塑戒毒人员价值观,帮助戒毒学员摆脱空虚精神世界,坚定戒除毒品、健康回归的信心。五谷画同时可作为生存的技能专长,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VR虚拟场景测试

斩断“心瘾”

其实这五谷粮食画特色教育工坊只是场所教育矫治戒毒人员妙招之一,自去年以来,西山坪强戒所作为我市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试点单位,在致力于打造五大专业中心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在教育矫治戒毒人员方面不断摸索、探索好的方法。

“VR”虚拟现实——市民大多数的第一反应就是投入到游戏的应用,提供给使用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的模拟,使其感受到身历其境的体验。而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戒毒人员进行成瘾认知控制能力训练,就显得西山坪强戒所特别的与时俱进。

在VR治疗中,戒毒人员赵攀(化名)戴上仪器,在放有毒品、吸毒器具和普通物品的VR场景中进行漫游,赵攀会经受来自毒品的诱惑,同时系统还鼓励戒毒人员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增强戒毒人员自信心和意志力。与此同时,系统会记录赵攀眼动数据和脉搏皮电等生理指标,最终以眼动、生理分析结果和量表测评结果为基础,对赵攀进行成瘾程度评估,生成毒瘾评估报告。

漫游结束后,系统显示赵攀完成了六次任务。“马上就要回归社会了,经过这个VR治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只要自己意志坚定,就经得起毒品的诱惑。”赵攀满怀信心表示。

据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邓炜介绍,由于封闭式的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无法接触外界。系统通过高仿真的家庭、社会虚拟场景,为戒毒人员还原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社会氛围,舒缓戒毒人员生理及心理的情绪困扰,唤起对家庭、对社会生活的向往,帮助戒毒人员增强坚持治疗的信心和能力。

除了VR,心理矫治中心还有一套“脑波游戏”系统,长期吸食毒品的人员通常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在这里,通过佩戴脑电波检测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到戒毒人员的专注程度,训练他们的专注力。

心理矫治帮戒毒人员

修复灵魂

“妈妈,对不起,儿子不孝,没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心理矫治中心诊疗室的躺椅上,戒毒人员陈明(化名)双眼紧闭。

“孩子,你一定要戒断毒品,以后常来看我,好吗?”对面,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邓炜正用母亲的口吻,轻轻地回答。说罢,陈明已经泪流满面,不住地答应“母亲”的要求。

这样奇怪的场景是在干什么?原来,这是一次催眠状态下的意象对话。

陈明今年47岁,不久前,从前来探访的哥哥口中得知了母亲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陈明自小与母亲感情深厚,即使因吸毒被强戒,母亲也从未放弃过他。母亲去世前,虽然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仍定期前来探访,鼓励陈明戒断毒瘾,重新做人。

母亲的去世,对陈明的打击很大,他自责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无法从悲痛中释怀,连续很长时间情绪激动,数日无法入眠,也吃不下饭。

“他这样的情况,必须进行心理干预。”邓炜说,推行统一戒毒模式以来,西山坪强戒所成立了“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五大中心,除了在身体、意识上对戒毒人员进行矫治,还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

例如部分戒毒人员遭遇离婚、亲人重病甚至死亡等重大家庭变故后,会诱发急性心理危机,如不能及时干预,极可能打击他们的戒毒信心,影响戒治效果。陈明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

在对陈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邓炜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第一次见面,邓炜先引导陈明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让其放声大哭,使内心的痛苦情绪充分释放;第二次心理干预时,邓炜使用会谈、认知领悟疗法,引导陈明接受事实,处理自责。第三次干预,邓炜运用催眠和意象对话的方式,引导陈明与逝者告别,并鼓励他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便有了本段开头的一幕。

“他需要的是谅解和鼓励。”邓炜说,作为老戒毒民警,他深知吸毒人员戒断身体的毒瘾容易,但戒断心理上的毒瘾却很难。要想真正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仅仅是让他们戒断身体上对毒品的依赖,而是要在意识上、心理上真正改变他们对毒品的态度。心理矫治,在戒毒过程中就好比是“素质教育”。

记者 谭 剑 通讯员 赵杨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