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探索“微警务室”零距离服务居民

时间: 2019-07-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674


王令囡向商户开展法治宣传

“以前老街乱停车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如今乱停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家的安全感也得到提升。”近日,家住万盛老街的李孃孃告诉记者,这变化得感谢万盛经开区公安分局万盛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令囡。

多方协调解决老街停车难题

万盛老街是万盛经开区的核心区,今年2月,为拉动老街片区的商业发展,负责老街景区整体打造的某公司,决定在开放的老街区域实行通车,随即出现了日益严峻的车辆乱停放问题,引发了业主对物管和相关部门的不满。

为解决该问题,社区民警王令囡积极“牵线搭桥”,联合社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在业主内部做政策解读和宣传,收集意见建议的同时,积极联系交巡警、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寻求通过物理隔离、加强人员值守等方式,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此外,多次召集该公司、物管、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邀请业主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两个月努力,老街的乱停放现象得到了好转。事后,王令囡总结发现,缺少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不给力,都会给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带来阻碍,于是她积极联合社区,召集群众认可度高、有号召力的业主代表,成立“老街居民代表”“老街商户代表”民间组织,为老街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打下了基础。

“网上警务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王令囡所在的万新社区作为万盛老街的所在地,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状况复杂。怎样才能主动、高效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是王令囡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王令囡积极探索依托移动互联网,建起社区微信群,探索移动“互联网+社区”微警务,将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到了线上。

2016年,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一宾馆发生了盗窃案:一名宾馆工作人员在收拾客房时,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被人“顺”走了。接到报警后,王令囡第一时间赶到宾馆,查看监控录像,锁定了嫌疑人相貌。随后,王令囡将嫌疑人照片发到微信群里,仅半小时,群众就发现了嫌疑人踪迹。两小时后,嫌疑人张某被警方抓获。

这些微信群,就是王令囡日常联系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打击破案的“法宝”。 同时,王令囡针对社区点多、面广、人员复杂等特点,分别建立了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巡防队员、社区内保单位、社区居民5个微信群,形成一张全天候、来源广、反应快的社区工作网,并以此为依托,王令囡开展“采集人口信息、调解矛盾纠纷、掌握社情民意、开展安全宣传、发布警情通报、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在线化”。

目前,王令囡正积极完善二级微信群,加强对网格员、辅警的培训指导,让他们作为二级微信群的群主,努力让每家每户都加入其中,并建立涵盖监督、问题反馈、定期信息发布等内容的微信群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和规范“网上警务室”。目前,一个融合物业、社区、工商、司法等辖区单位的“平安万新”综合性服务平台正在酝酿建设中。今年以来,王令囡通过“网上警务室”,采集基础商户、人口基础数据500余条,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调处矛盾纠纷10余起;通过微信渠道主动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000余条,为行动不便的流动人员办理居住证13个,解决辖区群众求助17起,成功化解邻里家庭纠纷35起,网上辨认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3起。

心系困难居民被称为社区“好女儿”

今年5月,王令囡得知有好心人送张某家一台抽油烟机,但张某不会安装,她便找来安装师傅,及时解决了张某家人的生活难题。

王令囡与张某结缘还得从2017年12月说起。2017年12月,万新社区的金阿姨向社区王令囡反映,张姓母女生活困难又不太愿接受别人帮助。原来,张某16岁的女儿当时正在念初三,其丈夫2015因病去逝后家庭负担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因身患重疾找不到工作,生活全靠亲人救济和吃低保,女儿陈某性格内向,母女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时逢寒冬,王令囡自费给她们送了一床棉被,让她们温暖地度过2018年的春节。在之后的日子里,王令囡每逢节日都会自掏腰包给两母女送去一些慰问品。为打开陈某的心结,王令囡时常以姐姐的身份与其聊天,鼓励她正确面对困难。待其考上高中后,又为她申请到了免学费的就读资格。今年春节前夕,王令囡以“女儿”身份“回家”,三人一起做年夜饭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

工作5年来,王令囡先后帮扶困难群众10余户,帮助社区戒毒人员找工作10余次,帮助走失儿童、老人回家50余次,被社区居民为“好女儿”。因工作业绩突出,王令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嘉奖2次,2016年获“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17年获“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员”和全国“情满万家·派出所好民警”荣誉称号,2018年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9年获“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她探索“微警务室”零距离服务居民


王令囡向商户开展法治宣传

“以前老街乱停车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如今乱停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家的安全感也得到提升。”近日,家住万盛老街的李孃孃告诉记者,这变化得感谢万盛经开区公安分局万盛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令囡。

多方协调解决老街停车难题

万盛老街是万盛经开区的核心区,今年2月,为拉动老街片区的商业发展,负责老街景区整体打造的某公司,决定在开放的老街区域实行通车,随即出现了日益严峻的车辆乱停放问题,引发了业主对物管和相关部门的不满。

为解决该问题,社区民警王令囡积极“牵线搭桥”,联合社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在业主内部做政策解读和宣传,收集意见建议的同时,积极联系交巡警、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寻求通过物理隔离、加强人员值守等方式,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此外,多次召集该公司、物管、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邀请业主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两个月努力,老街的乱停放现象得到了好转。事后,王令囡总结发现,缺少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不给力,都会给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带来阻碍,于是她积极联合社区,召集群众认可度高、有号召力的业主代表,成立“老街居民代表”“老街商户代表”民间组织,为老街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打下了基础。

“网上警务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王令囡所在的万新社区作为万盛老街的所在地,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状况复杂。怎样才能主动、高效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是王令囡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王令囡积极探索依托移动互联网,建起社区微信群,探索移动“互联网+社区”微警务,将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到了线上。

2016年,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一宾馆发生了盗窃案:一名宾馆工作人员在收拾客房时,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被人“顺”走了。接到报警后,王令囡第一时间赶到宾馆,查看监控录像,锁定了嫌疑人相貌。随后,王令囡将嫌疑人照片发到微信群里,仅半小时,群众就发现了嫌疑人踪迹。两小时后,嫌疑人张某被警方抓获。

这些微信群,就是王令囡日常联系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打击破案的“法宝”。 同时,王令囡针对社区点多、面广、人员复杂等特点,分别建立了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巡防队员、社区内保单位、社区居民5个微信群,形成一张全天候、来源广、反应快的社区工作网,并以此为依托,王令囡开展“采集人口信息、调解矛盾纠纷、掌握社情民意、开展安全宣传、发布警情通报、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在线化”。

目前,王令囡正积极完善二级微信群,加强对网格员、辅警的培训指导,让他们作为二级微信群的群主,努力让每家每户都加入其中,并建立涵盖监督、问题反馈、定期信息发布等内容的微信群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和规范“网上警务室”。目前,一个融合物业、社区、工商、司法等辖区单位的“平安万新”综合性服务平台正在酝酿建设中。今年以来,王令囡通过“网上警务室”,采集基础商户、人口基础数据500余条,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调处矛盾纠纷10余起;通过微信渠道主动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000余条,为行动不便的流动人员办理居住证13个,解决辖区群众求助17起,成功化解邻里家庭纠纷35起,网上辨认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3起。

心系困难居民被称为社区“好女儿”

今年5月,王令囡得知有好心人送张某家一台抽油烟机,但张某不会安装,她便找来安装师傅,及时解决了张某家人的生活难题。

王令囡与张某结缘还得从2017年12月说起。2017年12月,万新社区的金阿姨向社区王令囡反映,张姓母女生活困难又不太愿接受别人帮助。原来,张某16岁的女儿当时正在念初三,其丈夫2015因病去逝后家庭负担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因身患重疾找不到工作,生活全靠亲人救济和吃低保,女儿陈某性格内向,母女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时逢寒冬,王令囡自费给她们送了一床棉被,让她们温暖地度过2018年的春节。在之后的日子里,王令囡每逢节日都会自掏腰包给两母女送去一些慰问品。为打开陈某的心结,王令囡时常以姐姐的身份与其聊天,鼓励她正确面对困难。待其考上高中后,又为她申请到了免学费的就读资格。今年春节前夕,王令囡以“女儿”身份“回家”,三人一起做年夜饭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

工作5年来,王令囡先后帮扶困难群众10余户,帮助社区戒毒人员找工作10余次,帮助走失儿童、老人回家50余次,被社区居民为“好女儿”。因工作业绩突出,王令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嘉奖2次,2016年获“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17年获“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员”和全国“情满万家·派出所好民警”荣誉称号,2018年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9年获“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记者 朱颂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