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在为当地村庄儿童提供人道主义帮助后,和小朋友们合影
2012年1月12日,和外国警察一起执行空中侦查任务后合影
2012年5月4日,在当地警察培训中心对新警开展社区警务和犯罪调查培训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这句话,在普通人听来有些高大上。然而,对文越岭来说,是从警经历最真实、最生动的注脚。 文越岭,44岁,大渡口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第一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队员。2011年11月,文越岭远赴非洲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期间,他先后担任琼莱州妇女儿童弱势群体保护官、社区警务顾问、后勤保障协调官、警务培训协调官等职务,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荣立个人二等功。 “维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时隔八年,每每谈起这段经历,文越岭的眼中总是闪烁着荣耀自豪的神采。今年,他再次报名参加维和警察选拔,并顺利通过层层筛选和考核培训,即将开启新一次异域征程。 维护和平不是一句空话 2011年,一个远赴南苏丹成为维和警察的机会,让一直怀揣着“维护世界和平”梦想的文越岭心潮澎湃。 报名后,通过公安部和市公安局近乎“万里挑一”的层层筛选,文越岭从全市公安系统中脱颖而出,入围初次选拔。随后他又参加了外语、体能、射击、特殊驾驶、野外生存等项目的集训,并最终以全科“优等”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联合国选拔考试,成为了14名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警察中的一员。 当问及加入维和警队的初衷时,文越岭先是笑着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嘛!”接着又郑重地补充道:“维护和平在我看来,真的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人踏踏实实地去做些事情。” 得知文越岭的决定后,父母和妻子的担心从未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当地疟疾、登革热等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流行,武装冲突也时有发生。为了打消家人的顾虑,文越岭解释道,南苏丹的局势比较平稳,当地的疾病按照科学方法可防可控,并保证自己会照顾好自己。 “我们也知道,南苏丹条件恶劣,但这是他心中的梦想,作为妻子确实很担心,但我和女儿都支持他。”文越岭的妻子说。 出征前,一家人为文越岭送行,留下一张合影。照片中,妻子瘦弱的身影,4岁女儿懵懵懂懂的微笑和眼中对爸爸的无限崇拜,以及父母已然花白的头发,承载了文越岭往后一年中最长的牵挂,也见证了他最大的毅力。 为了祖国的荣誉决不掉队 泥泞的土路,零星的枪声,贫瘠的土地,百废待兴。刚刚结束了动荡却依旧不安,被联合国宣布为非洲最不发达地区之一,这就是地处非洲东北部的南苏丹。道路、水电、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严重缺失,高温湿热、物资贫乏、生存环境极度恶劣。 饮食和环境的不适应是最初的考验。每日40-5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把营地的板房变成了蒸笼,来自“火炉”重庆的文越岭也有点吃不消。半生不熟的牛羊肉伙食,让他饱受拉肚子的苦恼。由于物资极度贫乏,当地人的主要蔬菜是野菜,运气好时才能在市场买到番茄、洋葱、马铃薯这“老三样”,且价格高昂,算是偶尔打牙祭。 不过生活上的艰苦并不算什么,心理上的压力才是最难适应的。文越岭最初被分配在某战区。该地区人口众多、部落密集。尽管英语是南苏丹的官方语言,然而各部族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即使使用英语,也夹杂了大量的方言俚语,并伴有各种口音。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他每天钻研的课题。不仅如此,该地区民间武器泛滥,还驻扎着政府军、叛军、部落军队等多种武装力量,各种势力间矛盾尖锐,冲突不断。 背负着巨大的生理和精神压力,同营区的5名维和警察中有3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先后染上疟疾病倒了,文越岭也没能幸免。因医疗条件简陋,没有特效药,没有专业护理,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和病毒做顽强斗争。患病的两个礼拜,文越岭一边坚持工作一边每日默念“不能倒下,决不能倒下”,中国维和警察“无遣返”的记录和荣誉,决不能因为自己而打破。 就是在这样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条件下,文越岭凭着中国人特有的努力和勤奋,积极开展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很快进入角色,并凭借扎实的警务技能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多措并举调动当地警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武装冲突战后评估、未成年儿童权益保护和人身解救、警情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指导培训等多项危机四伏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在南苏丹维和的一年中,他共培训当地警察和辅警1500余人次,为当地警方和联合国提供工作建议、意见300余条,为中国驻外机构和企业提供有价值治安状况信息100余条,帮(协)助2名中国公司海外员工脱困。 见过动荡才知和平不易 除了日常的警务工作,文越岭每个月还会参加2至3次长途巡逻,每次路程约200公里。雨天泥泞不堪、天晴尘土飞扬的崎岖土路,会把这段路程的耗时延长到两三天。穿行在矛盾尖锐的各部落之间,不时遭遇的武装械斗都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2012年5月的一次长途巡逻中,文越岭和同事们遇到了两个部落间武装冲突后的场景。在烈日的炙烤下,四散在道旁、房前的尸体和血迹,发出阵阵腥臭。不远处的枪声,让文越岭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但他们仍必须尽自己的职责。文越岭与同事一起下车,第一时间深入案发现场救治伤员,开展勘查,固定证据,并进行调查,发现整整一个村庄几乎无人生还。 “那一刻,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第一次觉得死亡离我是这样近,也第一次感觉到和平是多么宝贵。”文越岭说,习以为常的国泰民安,令不少人麻木,只有见识过动荡与骚乱,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也才会更忘我地投入到维护和平的事业中去。 2012年11月,文越岭在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联合国民事维和任务后,回到了家乡故土,用一以贯之的热情,在出入境外管岗位上发光发热。 采访时,文越岭第二次通过联合国维和警察甄选考试的消息已经确认,他时刻准备着重新背起行囊,奔赴异国他乡,再次踏上维和征程。历经考验,他早已是维和英雄,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为何还要再一次出发?他说,维和是一种容易“上瘾”的情结。 通讯员 古 旭 记者 饶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