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6年专注一件事成社区“网红”

时间: 2019-08-05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504

高万禄(右)将写有他联系方式的标志牌发给群众(资料图)

没有破过什么大案要案,他却用26年干好了一件事儿,获得了一份特殊的成就:走在社区里,几乎人人认得他“高户籍”;突发疾病的老奶奶将20多万元存折交给他保管;有居民“偷走”他公示栏里的照片贴在自家墙上教育孩子;他所在的社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100%……群众口中的“网红”“高户籍”就是渝中区公安分局的社区民警高万禄,今年57岁,1993年部队转业至渝中区公安分局上清寺派出所,先后担任人民路社区、山溢村社区、嘉西村社区(原上清寺路社区)社区民警,其中在嘉西村社区一干就是20年。

他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率先在社区探索建立“联勤联控巡逻防范警务新模式”,并在全区推广。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嘉奖多次。获公安部“情满万家·2017全国公安派出所好民警”、2018“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渝中区“我心中的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近日,高万禄还荣获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居民遇到困难都找他

“老高,楼上漏水,我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都渗湿了。”2018年大年初四一大早,辖区居民李先生一脸愁容地走进警务室,一看见正在值班的高万禄就吐槽起来。原来李先生的楼上是租赁户,春节回了老家,家里没人,但不知为何出现漏水,让楼下的李先生遭了殃。

“你莫急,给楼上打电话没?”高万禄一边询问,一边翻出住户登记表,查找楼上租赁户的电话。“找到了,我马上给他打电话。”

“老李,电话没人接,但是你放心,我帮你解决,先去你家看哈情况。”随即,高万禄来到李先生家。检查完李先生家里的情况后,高万禄又走访了附近居民,询问是否有人知道楼上租户的联系方式。然而,由于春节很多居民都未在家,高万禄没有收获。当天下午,高万禄又来到李先生家再次走访,并通过户主得到了租房中介的电话,结果中介记录的电话也联系不上租户。

事情发展到这里,好似已经无计可施,高万禄也尽了自己的努力。连李先生都说:“老高你别忙活了,等人回来了,我们自己解决。”

可高万禄却不这么想。“群众找你,是因为信任,随便敷衍了事不是辜负了这份信任吗?”在他心里,工作目标只有一个——解决问题。此后,高万禄又先后4次到四新路19号附近走访群众,最终联系上了租户刘先生,并让他及时赶回,解决了漏水的问题。

他说:“能为群众解决问题,跑多少趟都愿意。”

探索建立“联勤联控新模式”

嘉西村社区地处牛角沱中心,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重点单位多,社区治安状况动态复杂,因为是老旧社区,背街小巷路灯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人防物防几乎为零,治安顽症突出,居民对辖区治安稳定的渴求特别强烈。

单靠社区民警力量有限,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高万禄萌生了建立一个“联勤联控巡逻防范警务新模式”的想法。说干就干,借社区成立自治物管队契机,他着手整合社区治安防范力量资源,把治安防范职能赋予自治物管队,成立了由上清寺派出所、交巡警、社区居委会、社会有关单位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勤联控”领导小组,组成了一支近60人的联勤联控队伍。由高万禄每周3次带领自治物管和社区巡防队等开展社区巡逻,了解掌握治安情况,并指导开展巡防工作。

高万禄的这支巡逻队本领可大了,因为社区里到处都是高万禄的“情报员”,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巡逻队都能第一时间到达。

2013年4月的一天,高万禄接到“情报”:辖区环球广场内有一形迹可疑的男子,似乎在伺机行窃。高万禄知道,环球广场是高层建筑,里面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有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必须引起重视。高万禄打开对讲机,一方面呼叫环球广场的保安队加强防控,一方面立即启动“联勤联控”机制,调派社区巡逻队、社区自治物管队、企业保安等立即赶到环球广场。

指令发出后,被调派的几路“大军”快速反应,各路联勤联控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到环球广场,并对大楼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同时,高万禄来到保安室查看监控录像,在22层发现一个可疑身影:这个年轻人不去找单位,就在过道上转,转了一层又一层。高万禄迅速指示队员们向22层逼近,最终在大楼十九层将正准备行窃的青年抓获,时间仅用了5分钟。

通过盘查发现,这名青年曾因盗窃被拘留过。当天,他原本是想潜入环球广场内,寻找适合盗窃的目标,可还没有得逞,就被联勤联控人员抓了个正着。

近年来,随着重庆社会治安天网工程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小区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头,一些有条件的老旧分散居民楼也安装上了门禁系统,高万禄的这套“联勤联控”机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民警只要发现可疑目标,就能发动各种社会治安力量,第一时间有效防范犯罪。目前,“联勤联控”机制已在渝中区普遍推行。

记者 李 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他26年专注一件事成社区“网红”

高万禄(右)将写有他联系方式的标志牌发给群众(资料图)

没有破过什么大案要案,他却用26年干好了一件事儿,获得了一份特殊的成就:走在社区里,几乎人人认得他“高户籍”;突发疾病的老奶奶将20多万元存折交给他保管;有居民“偷走”他公示栏里的照片贴在自家墙上教育孩子;他所在的社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100%……群众口中的“网红”“高户籍”就是渝中区公安分局的社区民警高万禄,今年57岁,1993年部队转业至渝中区公安分局上清寺派出所,先后担任人民路社区、山溢村社区、嘉西村社区(原上清寺路社区)社区民警,其中在嘉西村社区一干就是20年。

他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率先在社区探索建立“联勤联控巡逻防范警务新模式”,并在全区推广。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嘉奖多次。获公安部“情满万家·2017全国公安派出所好民警”、2018“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渝中区“我心中的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近日,高万禄还荣获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居民遇到困难都找他

“老高,楼上漏水,我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都渗湿了。”2018年大年初四一大早,辖区居民李先生一脸愁容地走进警务室,一看见正在值班的高万禄就吐槽起来。原来李先生的楼上是租赁户,春节回了老家,家里没人,但不知为何出现漏水,让楼下的李先生遭了殃。

“你莫急,给楼上打电话没?”高万禄一边询问,一边翻出住户登记表,查找楼上租赁户的电话。“找到了,我马上给他打电话。”

“老李,电话没人接,但是你放心,我帮你解决,先去你家看哈情况。”随即,高万禄来到李先生家。检查完李先生家里的情况后,高万禄又走访了附近居民,询问是否有人知道楼上租户的联系方式。然而,由于春节很多居民都未在家,高万禄没有收获。当天下午,高万禄又来到李先生家再次走访,并通过户主得到了租房中介的电话,结果中介记录的电话也联系不上租户。

事情发展到这里,好似已经无计可施,高万禄也尽了自己的努力。连李先生都说:“老高你别忙活了,等人回来了,我们自己解决。”

可高万禄却不这么想。“群众找你,是因为信任,随便敷衍了事不是辜负了这份信任吗?”在他心里,工作目标只有一个——解决问题。此后,高万禄又先后4次到四新路19号附近走访群众,最终联系上了租户刘先生,并让他及时赶回,解决了漏水的问题。

他说:“能为群众解决问题,跑多少趟都愿意。”

探索建立“联勤联控新模式”

嘉西村社区地处牛角沱中心,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重点单位多,社区治安状况动态复杂,因为是老旧社区,背街小巷路灯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人防物防几乎为零,治安顽症突出,居民对辖区治安稳定的渴求特别强烈。

单靠社区民警力量有限,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高万禄萌生了建立一个“联勤联控巡逻防范警务新模式”的想法。说干就干,借社区成立自治物管队契机,他着手整合社区治安防范力量资源,把治安防范职能赋予自治物管队,成立了由上清寺派出所、交巡警、社区居委会、社会有关单位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勤联控”领导小组,组成了一支近60人的联勤联控队伍。由高万禄每周3次带领自治物管和社区巡防队等开展社区巡逻,了解掌握治安情况,并指导开展巡防工作。

高万禄的这支巡逻队本领可大了,因为社区里到处都是高万禄的“情报员”,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巡逻队都能第一时间到达。

2013年4月的一天,高万禄接到“情报”:辖区环球广场内有一形迹可疑的男子,似乎在伺机行窃。高万禄知道,环球广场是高层建筑,里面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有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必须引起重视。高万禄打开对讲机,一方面呼叫环球广场的保安队加强防控,一方面立即启动“联勤联控”机制,调派社区巡逻队、社区自治物管队、企业保安等立即赶到环球广场。

指令发出后,被调派的几路“大军”快速反应,各路联勤联控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到环球广场,并对大楼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同时,高万禄来到保安室查看监控录像,在22层发现一个可疑身影:这个年轻人不去找单位,就在过道上转,转了一层又一层。高万禄迅速指示队员们向22层逼近,最终在大楼十九层将正准备行窃的青年抓获,时间仅用了5分钟。

通过盘查发现,这名青年曾因盗窃被拘留过。当天,他原本是想潜入环球广场内,寻找适合盗窃的目标,可还没有得逞,就被联勤联控人员抓了个正着。

近年来,随着重庆社会治安天网工程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小区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头,一些有条件的老旧分散居民楼也安装上了门禁系统,高万禄的这套“联勤联控”机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民警只要发现可疑目标,就能发动各种社会治安力量,第一时间有效防范犯罪。目前,“联勤联控”机制已在渝中区普遍推行。

记者 李 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