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渝北区公安分局两路派出所“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至此,两路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一创五室”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全面形成。 “一创”增强群众“三感” 两路派出所地处渝北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辖区面积36.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2余万人,辖区内有渝北区委区政府、江北国际机场、金港国际步行街、双凤桥交通枢纽站等重点单位。 据了解,该所全力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要求、新理念,努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创五室”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 两路派出所所长曾令柱介绍,所谓“一创五室”工作模式中的“一创”是指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五室”是该所设立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室、曾淑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老马群众工作室、365律警在线工作室、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 曾令柱告诉记者,“一创”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两路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路派出所探索创新“一创五室”过程中,实现年均化解矛盾纠纷4000余起、可防性案件年均下降15%、社会服务管理持续优化的工作目标,全所队伍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室”缔造新“枫”景 据两路派出所教导员曾淑俊介绍,该所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总结基层工作经验,创造性的设立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室、曾淑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老马群众工作室、365律警在线工作室、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合称“五室融合”。 其中,9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室,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曾淑俊劳模创新工作室,旨在深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践行“责任、纪律、效率”六字方针,健全完善“1+6+1”工作机制,大力弘扬劳模带头引领作用与工匠人才创新精神,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老马群众工作室:以马善祥的“三十六策”和老马调解六十六法,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曾淑俊告诉记者,他们要用“老马工作法”这把“金钥匙”打开基层“矛盾锁”, 365律警在线工作室于入选2017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被公安部改革办专题推介,得到全国多位政法专家高度肯定,7个省市、21批次同行,500余人到两路派出所实地考察。曾淑俊告诉记者,市综治办、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已多次实地调研,拟在全市推广。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旨在对内暖警对外爱民,为民警辅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工作压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淑俊表示,我们所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延伸阅读>> 两路派出所:公安部命名的一级派出所 渝北区两路派出所成立于1950年8月,现有民警53人、辅警111人。辖区人口居住密集、治安状况复杂,年均接处警情1.5万余起。 该所正视“警力编制少、敏感地段多、安保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学习借鉴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在基层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创新,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人防、物防、技防、自防”四防并举,努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全力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要求、新理念。 近五年来,两路派出所先后43次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治安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治安防范特别贡献奖”“巾帼文明岗”等集体荣誉,8次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获集体嘉奖,荣获各类个人荣誉116人次,其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十佳派出所长”“重庆市首届十佳女警”等多项荣誉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该所于2016年3月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派出所,2019年6月21日被授予“重庆市公安局基层党建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