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厂到农场再到现代化监狱 父子3人讲述南川监狱变迁

时间: 2019-10-0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0898

从马鞍山煤厂到金华农场再到南川监狱,这既是南川监狱的发展史,也是我国监狱系统变革过程的表现之一,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鲁家父子3人讲述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听他们将南川监狱的过往慢慢道来……

父亲鲁昌焯:

为解决吃饭问题 金华山上垦荒建农场

1962年,29岁的鲁昌焯同60多个干警一起,带着500多个服刑人员和700多个劳教人员从云阳马鞍山搬迁到忠县金华山。“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鲁昌焯告诉记者,马鞍山是一个煤山,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基础。当时国家负担重,大家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把劳改农场选在了可以种植农作物的金华山。

早已退休的鲁昌焯回忆说,刚建农场时,山上没有公路,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没有电,整个农场只有一台从煤厂带来的柴油发电机,时断时续的供应场部上半夜照明,其余的中队全是用煤油灯;没有水,人畜饮水全靠人担马驮,冬天水池里全是冰渣,打完水非得围着火炉烤上一会才缓得过来;没有住房,就地取材新建茅草棚,白天带着服刑人员在坡上开荒造田,晚上在窝棚里开会、总结,清点人数时要一边端着煤油灯,一边凑拢服刑人员的脸才看得清楚,“真的是‘摸到脑壳数数’,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煤油灯的味道”。

“那几年,我们一边垒堡坎一边管服刑人员,当时我们除了身份和服刑人员不一样,吃住都差不多。”鲁昌焯表示,要吃饭就要种地,大家上山第一步就是拓荒改土,对土层薄的部分要添土加厚,再用块石垒坎成梯地。“光有田还不行,水才是农业的命脉,在我们来之前,金华山上种庄稼全靠自然降水,但是山地渗漏严重,水土保持极差,我们不仅要修蓄水池和山坪塘,还要顺着山势挖横山大堰,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灌溉用水。”

鲁昌焯说,金华农场的条件还不算最苦的,据他了解有些农场(监狱)还处于居无定所、露天关押,民警和服刑人员同休同眠的情况。

后来,鲁昌焯又经历了监狱从忠县金华山搬迁至南川水江镇的过程。之后,监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服刑人员习艺劳动现场可规范了,监狱对服刑人员习艺劳动改造现场布局做到设备摆放一条线、操作台摆放一条线、工具摆放一条线,零配件摆放一条线、材料摆放一条线的‘五条线’,达到了服刑人员习艺劳动现场宽敞、光线明亮、机物料摆放整齐划一、人员定岗定位。走进如今的南川监狱服刑人员习艺车间,我感觉就像走进了学校教室。”

大儿子鲁仲祥:

从逢暴雨必洪涝 到“四防一体”保安全

鲁仲祥(右)正在核对服刑人员信息

鲁仲祥是鲁昌焯的大儿子,从小受父亲的影响,1983年16岁时走进了金华山工作。在鲁仲祥的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农场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农转非”迁户口,很多山下的民警子女都到农场子弟校读书。

鲁仲祥回忆说,当时父亲在农场四中队执勤,最担心的就是大雨导致滑坡。当时中队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遇到刮风下雨就会断线,无法联系上场部。“我清楚记得1987年8月份金华山下暴雨形成洪涝,冲垮了堡坎,连碎石场、砖瓦坯和原煤都冲走了,才压好的路也被冲成了烂泥坑,所以在金华山遇到下暴雨,第一件事不是收衣服而是赶紧垒堡坎。

鲁仲祥参与了搬迁到南川的工作,并见证了南川监狱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监狱通过布局调整搬迁至今,通过不断大力投入和建设,实现了狱内重点部位高清监控全覆盖,彻底改变了“人防”为主的局面,有效地解放了警力,降低了监狱安全防范风险,尤其是智能化监控手段的应用,如区域入侵防范系统、移动侦测、异常行为分析、异常声音报警、可视化语音对讲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监控安防智能设备及系统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实现了监控视频智能联动报警和实时跟踪管控,大大改变了以往“人盯人”“人盯监控”的落后局面。在此基础上,监狱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狱领导带队督查、业务科室负责人不定时督查、监区互查互纠、应急指挥中心视频督查等长效防控工作机制,并与驻监武警、地方公安部门合作,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安全防范机制。

同时,南川监狱初步建成监狱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传统纸质办案向新式网络办案的大飞跃,实现监狱管理局与监狱,监狱与地方检察院、法院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监狱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监狱刑罚执行办案效率和水平,有效节省警力和时间,为推动监狱业务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

小儿子鲁行:

摆脱“一穷二白”的模样 打造成现代化监狱

鲁行(右)教授新民警使用警戒具

鲁家的幺儿鲁行,也跟父亲同哥哥一样,成为了一名监狱民警。鲁行说:“记得是1981年到山上读小学,那时冬天水管会结冰,用之前都要用火烤一烤。晚上是限时供电,但总归是方便多了,像我大哥之前那几年,晚上上厕所还要提个马灯去。”

鲁行回忆,经济条件的好转,还体现在服刑人员隔三差五有肉和蔬菜吃,偶尔还有山 下居民背新鲜水果蔬菜来交易,“没集市,更没有固定时间,就是你家需要什么东西,他下次帮你背上山来,给点辛苦钱就行了,而山下居民也乐意挣点差价。”

改革开放后,鲁行明显感觉到金华农场变得繁忙了,很多家庭都购买了摩托车,那个时候哪家需要买东西了,都是通过摩托车去山下购买,山路上隔老远都听得到发动机的轰鸣。

“农场凭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直观的是我们农场生产的东西都紧俏起来了,先是茶叶,后来是桑蚕、蚕茧,当时还有大学生来农场指导技术”。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金华农场的经济持续好转,山上与山下的距离也在慢慢的拉近。

2003年,随着司法部一声号令,金华农场整体搬迁到南川水江镇,更名为南川监狱。“转眼监狱搬迁已16年了。”鲁行说,在这期间,监狱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为切实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规范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教育,彻底扭转旧监狱服刑人员管理中因客观条件制约,长期形成的“懒、散、慢”的行为习性和“脏、乱、差”的不良卫生习惯。重点从规范监舍内服刑人员床铺的整理,被子折叠和枕头摆放,饭盒、水杯、洗漱用品、储物箱等个人物品的摆放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监区每周、监狱每月开展内务卫生先进个人、先进监舍、先进分监区评比活动,并颁发流动红旗分别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服刑人员内务卫生得到大幅改观。在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教育中,要求服刑人员端正改造态度;规范日常行为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展队列训练,增强集体意识;强化内务卫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遵守劳动纪律等5个方面进行了教育整顿,规范了服刑人员日常行为养成,增强了服刑人员身份意识、改造意识。

如今的南川监狱在全体民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摆脱了以前“一穷二白”的模样,经历了布局调整、整体搬迁的南川监狱,不但基础设施完备,而且技防水平先进;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逐渐打磨成一所政治过硬、队伍过硬、业务过硬、设施过硬的现代化监狱,为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 张柳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煤厂到农场再到现代化监狱 父子3人讲述南川监狱变迁

从马鞍山煤厂到金华农场再到南川监狱,这既是南川监狱的发展史,也是我国监狱系统变革过程的表现之一,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鲁家父子3人讲述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听他们将南川监狱的过往慢慢道来……

父亲鲁昌焯:

为解决吃饭问题 金华山上垦荒建农场

1962年,29岁的鲁昌焯同60多个干警一起,带着500多个服刑人员和700多个劳教人员从云阳马鞍山搬迁到忠县金华山。“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鲁昌焯告诉记者,马鞍山是一个煤山,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基础。当时国家负担重,大家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把劳改农场选在了可以种植农作物的金华山。

早已退休的鲁昌焯回忆说,刚建农场时,山上没有公路,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没有电,整个农场只有一台从煤厂带来的柴油发电机,时断时续的供应场部上半夜照明,其余的中队全是用煤油灯;没有水,人畜饮水全靠人担马驮,冬天水池里全是冰渣,打完水非得围着火炉烤上一会才缓得过来;没有住房,就地取材新建茅草棚,白天带着服刑人员在坡上开荒造田,晚上在窝棚里开会、总结,清点人数时要一边端着煤油灯,一边凑拢服刑人员的脸才看得清楚,“真的是‘摸到脑壳数数’,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煤油灯的味道”。

“那几年,我们一边垒堡坎一边管服刑人员,当时我们除了身份和服刑人员不一样,吃住都差不多。”鲁昌焯表示,要吃饭就要种地,大家上山第一步就是拓荒改土,对土层薄的部分要添土加厚,再用块石垒坎成梯地。“光有田还不行,水才是农业的命脉,在我们来之前,金华山上种庄稼全靠自然降水,但是山地渗漏严重,水土保持极差,我们不仅要修蓄水池和山坪塘,还要顺着山势挖横山大堰,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灌溉用水。”

鲁昌焯说,金华农场的条件还不算最苦的,据他了解有些农场(监狱)还处于居无定所、露天关押,民警和服刑人员同休同眠的情况。

后来,鲁昌焯又经历了监狱从忠县金华山搬迁至南川水江镇的过程。之后,监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服刑人员习艺劳动现场可规范了,监狱对服刑人员习艺劳动改造现场布局做到设备摆放一条线、操作台摆放一条线、工具摆放一条线,零配件摆放一条线、材料摆放一条线的‘五条线’,达到了服刑人员习艺劳动现场宽敞、光线明亮、机物料摆放整齐划一、人员定岗定位。走进如今的南川监狱服刑人员习艺车间,我感觉就像走进了学校教室。”

大儿子鲁仲祥:

从逢暴雨必洪涝 到“四防一体”保安全

鲁仲祥(右)正在核对服刑人员信息

鲁仲祥是鲁昌焯的大儿子,从小受父亲的影响,1983年16岁时走进了金华山工作。在鲁仲祥的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农场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农转非”迁户口,很多山下的民警子女都到农场子弟校读书。

鲁仲祥回忆说,当时父亲在农场四中队执勤,最担心的就是大雨导致滑坡。当时中队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遇到刮风下雨就会断线,无法联系上场部。“我清楚记得1987年8月份金华山下暴雨形成洪涝,冲垮了堡坎,连碎石场、砖瓦坯和原煤都冲走了,才压好的路也被冲成了烂泥坑,所以在金华山遇到下暴雨,第一件事不是收衣服而是赶紧垒堡坎。

鲁仲祥参与了搬迁到南川的工作,并见证了南川监狱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监狱通过布局调整搬迁至今,通过不断大力投入和建设,实现了狱内重点部位高清监控全覆盖,彻底改变了“人防”为主的局面,有效地解放了警力,降低了监狱安全防范风险,尤其是智能化监控手段的应用,如区域入侵防范系统、移动侦测、异常行为分析、异常声音报警、可视化语音对讲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监控安防智能设备及系统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实现了监控视频智能联动报警和实时跟踪管控,大大改变了以往“人盯人”“人盯监控”的落后局面。在此基础上,监狱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狱领导带队督查、业务科室负责人不定时督查、监区互查互纠、应急指挥中心视频督查等长效防控工作机制,并与驻监武警、地方公安部门合作,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安全防范机制。

同时,南川监狱初步建成监狱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传统纸质办案向新式网络办案的大飞跃,实现监狱管理局与监狱,监狱与地方检察院、法院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监狱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监狱刑罚执行办案效率和水平,有效节省警力和时间,为推动监狱业务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

小儿子鲁行:

摆脱“一穷二白”的模样 打造成现代化监狱

鲁行(右)教授新民警使用警戒具

鲁家的幺儿鲁行,也跟父亲同哥哥一样,成为了一名监狱民警。鲁行说:“记得是1981年到山上读小学,那时冬天水管会结冰,用之前都要用火烤一烤。晚上是限时供电,但总归是方便多了,像我大哥之前那几年,晚上上厕所还要提个马灯去。”

鲁行回忆,经济条件的好转,还体现在服刑人员隔三差五有肉和蔬菜吃,偶尔还有山 下居民背新鲜水果蔬菜来交易,“没集市,更没有固定时间,就是你家需要什么东西,他下次帮你背上山来,给点辛苦钱就行了,而山下居民也乐意挣点差价。”

改革开放后,鲁行明显感觉到金华农场变得繁忙了,很多家庭都购买了摩托车,那个时候哪家需要买东西了,都是通过摩托车去山下购买,山路上隔老远都听得到发动机的轰鸣。

“农场凭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直观的是我们农场生产的东西都紧俏起来了,先是茶叶,后来是桑蚕、蚕茧,当时还有大学生来农场指导技术”。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金华农场的经济持续好转,山上与山下的距离也在慢慢的拉近。

2003年,随着司法部一声号令,金华农场整体搬迁到南川水江镇,更名为南川监狱。“转眼监狱搬迁已16年了。”鲁行说,在这期间,监狱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为切实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规范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教育,彻底扭转旧监狱服刑人员管理中因客观条件制约,长期形成的“懒、散、慢”的行为习性和“脏、乱、差”的不良卫生习惯。重点从规范监舍内服刑人员床铺的整理,被子折叠和枕头摆放,饭盒、水杯、洗漱用品、储物箱等个人物品的摆放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监区每周、监狱每月开展内务卫生先进个人、先进监舍、先进分监区评比活动,并颁发流动红旗分别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服刑人员内务卫生得到大幅改观。在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教育中,要求服刑人员端正改造态度;规范日常行为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展队列训练,增强集体意识;强化内务卫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遵守劳动纪律等5个方面进行了教育整顿,规范了服刑人员日常行为养成,增强了服刑人员身份意识、改造意识。

如今的南川监狱在全体民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摆脱了以前“一穷二白”的模样,经历了布局调整、整体搬迁的南川监狱,不但基础设施完备,而且技防水平先进;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逐渐打磨成一所政治过硬、队伍过硬、业务过硬、设施过硬的现代化监狱,为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 张柳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