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出鞘,招数精奇,刚柔共济,锋利逼人,锐不可当……这是武侠小说中对于刀客的描写。 万州区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民警石群就是这样一柄“尖刀”。 从警8年来,石群始终奋战在刑侦一线,屡破大案、要案,犹如一把尖刀,有狠劲,有韧劲,只为破案出鞘。8年来,他累计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打击犯罪嫌疑人180余人,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8次。 石群说,干刑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享受。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奔走于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擂台之上,践行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出鞘快——尖刀一出 谁与争锋 仅用5天抓获系列抢劫案嫌疑人 男性、持凶器、蒙面……仅凭这样的线索,要将狡猾的嫌疑人绳之以法,无疑是大海捞针。不过,石群仅用5天就将嫌疑人抓获。 去年1月,万州城区某背街小巷在夜间接连发生三起抢劫案,引起群众恐慌,区公安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迅速破案。石群临危受命。 尖刀一出,谁与争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破案,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这是石群当时在心中给自己立的“军令状”。 通过对案件进行缜密分析,石群很快发现这三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作。随即,他调取数百小时视频监控录像,从上千个监控画面中捕捉到一张嫌疑人的模糊面部影像和其落脚点的大致区域。 然而,这个区域楼房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单凭一个模糊的面部影像,要找到嫌疑人,仍非易事。 就在这时,一受害人突然说自己被抢时曾闻到嫌疑人身上有生猪肉的味道。石群眼中一亮,立即结合这一线索缩小搜索范围,通过连续的走访、摸排,锁定一肉摊摊主的老公就是作案嫌疑人。 考虑到嫌疑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石群并没有打草惊蛇,贸然抓捕。他结合嫌疑人的经历、喜好等快速分析出其作案的动机和心理状态。接着,他和同事巧施妙计,让嫌疑人自投罗网。此时,距离接案,仅仅过去5天。 当民警出现在面前的一刻,嫌疑人一脸诧异,似乎压根儿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找到。 刀锋利——划破谜团 引蛇出洞 巧施妙计让嫌疑人露出马脚被抓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石群看来,侦破案件要快,但也要讲究策略,通过锋利的“刀锋”从错综复杂的案情中撕开一条口子,给犯罪分子以打击。 几年前,万州某乡镇发生一起恶性案件。嫌疑人选择的作案地点位于偏僻的农村,作案时间也在夜间,周围无视频监控,也无任何目击人员。而受害人由于受到惊吓,说不出嫌疑人的任何信息。 这样一起案件怎么破? 石群接手案件后,通过缜密的侦查,锁定在案发当晚曾骑摩托车出现在路上的一名男子就系作案嫌疑人。然而,该摩托车没有牌照,男子骑车时也戴着头盔,把整个头部遮得严严实实。 这名男子是谁?哪里人?案件仍是谜团重重。 不过,细心的石群还是强行把这辆摩托车的特点,男子的身型等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通过多次走访、摸排和蹲守,一天,石群在一间荒废的农村民房里发现一辆摩托车。只一眼,他就确定这就是当晚出现的那辆车。 经过调查,石群发现这辆车的主人是民房所有人的一个亲戚。通过进一步侦查,他发现此人和当晚的骑车人的身型高度吻合。至此,案件谜团终于解开。 不过,石群调查发现,此人比较狡猾,四处游荡,长期不回家,其踪迹一时难以锁定。这时,他灵机一动,故意大张旗鼓的四处询问,声称要找嫌疑人,以此“打草惊蛇”,再“引蛇出洞”。 果不其然,嫌疑人按耐不住,很快漏出马脚,被抓获归案。 刀法活——伺机而动 见招拆招 “内部分化”让嫌疑人开口交代 审讯是案件办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石群看来,看似简单的问答,实际上是一场心理博弈的对话。审讯前,要提前准备,对整个案情的一丝一毫谙熟于心,列出审讯提纲。审讯时,要注意观察嫌疑人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每一个细节,再伺机而动,见招拆招,确保问到点上、审到关键,扣紧证据链条的每一环。 2015年,石群碰到一伙狡猾的嫌疑人。这是一个扒窃团伙,三名成员都是惯犯,作案时留下的证据寥寥,审讯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 然而,在审讯时,几个“老油条”总是东拉西扯,一到关键时刻就闭口不说,一直僵持几个小时。 石群意识到,必须要先找到一个突破口。他对三人之前的言语中不经意透露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看似团结,实际上因分账问题隐隐存在着矛盾。 “你们是怎么分钱的?”当石群抛出这个问题时,他发现一名嫌疑人的眼神中露出一不屑、不服气的神情。这下,他心里有底了。 于是,石群和同事顺着这个话题跟嫌疑人逐一聊下去,从内部对他们进行分化,然后再各个击破。很快,三名嫌疑人的心理防线逐渐瓦解,相继开口,如实交代出犯罪事实。 回首8年的刑警生涯,石群感触颇多。他说,虽然上班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陪家人的时间也相当有限,但他无怨无悔。从右手握拳举向头顶的那一刻起,他就已坚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通讯员 冯劲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