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先华走访居民 10月29日,秋阳高悬,天气暖和。 江津区公安局先锋派出所椒乡社区民警顾先华在办公室处理完一些杂事后,上午10点,他带着两名辅警准备外出巡逻。 手铐、伸缩警棍、辣椒水、急救包、强光手电、对讲机、执法记录仪……出发前,顾先华熟练地把装备一样样挂在身上——每次他都会这样准备。 从警32年来,顾先华用坚守维护一方平安,负责的辖区发案数连年下降,他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先进性教育优秀党员”“江津优秀公务员”“江津十佳民警”。 用真心筑牢群众基础 昔日处罚对象主动帮助破案 先锋派出所教导员彭佳说,顾先华是全所最了解辖区情况的民警,刑警队来侦破案件时,总是先找他了解情况。他管辖的椒乡社区居民如今超过6000人,是先锋镇的核心区。 哪家被偷了,顾先华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邻里之间吵架了,顾先华当和事佬化解矛盾。数十年如一日的用心用情,让顾先华的名声传遍先锋镇大街小巷。 前段时间,社区张洪(化名)三兄弟因为父亲的遗产分配问题发生纠纷,张洪找到顾先华求助。顾先华给三兄弟分别做工作,帮忙拟定财产分配方案,最终妥善解决了这起财产争端。 还有一次,顾先华和同事追一名逃犯时,追至一个路口逃犯却不见踪迹。路边有人对他示意,指向杨槐林方向,顾先华赶紧追过去抓住了逃犯。事后他想起指明方向的人曾经因为赌博被自己处罚过。 顾先华说,作为直接面对老百姓的普通民警,群众基础最重要,只要平日真心为老百姓做事,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站出来出手相帮。 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哥” 总结经验护一方平安 经过多年巡逻,顾先华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巡逻模式。他以自己为“圆心”,在辖区推行“空中有技防,社区有联防,单位有自防,楼栋有人防,邻里有守望,街巷有巡逻”的“六有”防范模式,带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逐步形成辐射到面、直击到点的“同心圆”式群防群治格局。这套模式在整个镇全面推开后,辖区刑事、治安类案件连年下降,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 在派出所,顾先华是大家心中的“好大哥”。对此,顾先华说是因为自己年纪最大。同事江树林马上反驳:“我就比你大。喊你大哥,还是因为榜样、标杆的作用!” 所长刘彬告诉记者,先锋派出所能成为江津区3个一级派出所(公安派出所最高等级)中唯一一个农村派出所,顾先华的榜样作用功不可没。他举了一个小细节:每天中午在食堂吃午饭,顾先华都是最后一个坐下,一定要把手头工作理清了才用餐,这样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人。 在顾先华办公室,挂着一幅老所长送给他的书法条幅,写着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老所长以诗喻人,将顾先华甘为“涧边幽草”的胸襟写进了作品里。 潜移默化影响儿子 家里又添一位民警 回首警察职业生涯,有一件案子曾在顾先华心里留下了疙瘩。 那是顾先华刚参加工作时,镇上有个居民带着3岁女儿到工地干活,孩子不慎走丢。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办案条件,女孩一丢就是30多年。 那位父亲悔恨的样子让顾先华难以忘怀。多年来,顾先华常看中央电视台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就是为寻找小女孩的线索。 令人欣慰的是,让顾先华牵挂几十年的失踪女孩于近日被找到。她在东莞打工时向警方报警寻亲,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亲人,父女终于重逢。对顾先华而言,心里几十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顾先华扎根基层、苦干实干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儿子大学毕业后,同样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现在就在大足区公安局任职。 提起家人,顾先华有亏欠也有感激:“过去儿子常常抱怨我没时间陪他,不过长大后渐渐理解了我。当了30多年警察,现在感觉没以前利索了,儿子能够接力这项工作,我感到非常自豪。”顾先华说,自己常提醒儿子必须以心换心和老百姓打交道,“我们当民警的,只有多为老百姓做些事、创造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心里才踏实。” 记者 朱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