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代表邹敏:对城市困难群体提供心理帮扶

时间: 2020-01-1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607


市人大代表罗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城市群众仍存在基本生活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困难,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为此,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邹敏提出《关于加强城市困难群众心理帮扶的建议》,对城市困难群众中的低保对象和城市特困人员等四类人员给予心理帮扶。

现状与问题:医病难医心

为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2018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的意见》,在生活保障、自然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对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了各种救助。提出实现城市特殊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就医、就学、住房的目标。

“我曾经做过详细调研,发现城市贫困群众中,还有需要帮扶之处。”邹敏告诉记者,目前,市民政系统帮扶对象较稳定的为四大类:城市低保,长期需要通过领取低保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特困人群,包括城市“三无”(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人群,农村五保户和困境儿童;孤儿;临时救助人群。

她曾专门调研过由棚户区改造而成的社区,这个社区改造于2015年3月,分布有低保户、特扶对象、残疾人(精神、智力、肢体居多)、其他特殊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对这些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了社会救助,帮助他们缓解了在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不过,邹敏调研发现,这些困难群众的问题并不仅仅在经济物质方面的,还有心理上的问题。

面对长期的身体疾病,一直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的担忧,对未知医疗费用的担心,加之其文化水平有限,有的困难群众不愿按时吃药,不持续吃药,于是,心理问题随之产生。在一对一交流中,邹敏发现,低保户、特困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城市困难群众,他们不仅就业困难,在人际交流方面也遭遇困境,不敢与生人接触,一部分不敢和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更不用说向政府求助。

“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还是内生动力的缺乏。”邹敏分析,根据最新心理学对一些世代贫困家庭的研究显示,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等,是当前脱贫艰巨的重要因素。邹敏与困难群众交流发现,这些困难群众的自我要求不高,长期的贫困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不愿意也没有途径去接受再社会化的学习。于是,这些群众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孩子的教育有保障,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也不知如何求助。

因此,对城市困难群众,究竟如何更全面进行社会救助?哪些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困难解决群众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关乎脱贫攻坚,更关乎城市困难群众如何更好融入社会。

对策与建议: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

如何对城市困难群众给予心理帮扶,邹敏认为,城市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得到一定的政府支持和专业支持,还应加强心理服务设施的建设。

她说,应规范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营造良好的交流空间,帮助群众从不愿说、不敢说到愿意说、敢于说的心态转变,也有利于更好地走群众路线。开展丰富的团体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比如情景剧演出,读书会交流,心理电影赏析等,充分利用社区的室内外环境,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心灵家园。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队,以大学生、社区志愿者为主,借助地方学校的优势,鼓励和引导群众做自己的主人,一帮一带动群众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这样,又能加大社区群众之间的人际交流,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再发展和完善。

同时,应建立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档案。其内容有:城市困难群众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特质人格测评,抑郁情绪测评,一对一心理辅导记录,危机干预预警等。全方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心理特质,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帮扶。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有关专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整的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档案。

邹敏还建议,应建设心理、精神卫生、医疗救助等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队,对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专业的救助和心理疏导,不断完善在现有政策下难以覆盖的领域,深入群众内心,落实既要扶贫又要扶志的理念,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优化社会服务。

最后,还应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城市社区的宣传,提升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宣传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知识、社会技能,比如求职应对技巧,人际交往策略,家庭教育方式,情绪压力调控等。宣传方式有:入社区宣讲,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大家讲解心理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让群众易于理解;拍摄心理健康宣传片,通过大屏幕,LED显示屏,电视,网络,语音广播等方式宣传,从而使心理健康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生活。此外,还可开展走访入户宣传活动,对特别困难的群众给予人文关怀。

记者 唐孝忠 谭剑 实习生 杨千帆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市人大代表邹敏:对城市困难群体提供心理帮扶


市人大代表罗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城市群众仍存在基本生活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困难,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为此,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邹敏提出《关于加强城市困难群众心理帮扶的建议》,对城市困难群众中的低保对象和城市特困人员等四类人员给予心理帮扶。

现状与问题:医病难医心

为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2018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的意见》,在生活保障、自然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对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了各种救助。提出实现城市特殊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就医、就学、住房的目标。

“我曾经做过详细调研,发现城市贫困群众中,还有需要帮扶之处。”邹敏告诉记者,目前,市民政系统帮扶对象较稳定的为四大类:城市低保,长期需要通过领取低保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特困人群,包括城市“三无”(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人群,农村五保户和困境儿童;孤儿;临时救助人群。

她曾专门调研过由棚户区改造而成的社区,这个社区改造于2015年3月,分布有低保户、特扶对象、残疾人(精神、智力、肢体居多)、其他特殊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对这些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了社会救助,帮助他们缓解了在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不过,邹敏调研发现,这些困难群众的问题并不仅仅在经济物质方面的,还有心理上的问题。

面对长期的身体疾病,一直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的担忧,对未知医疗费用的担心,加之其文化水平有限,有的困难群众不愿按时吃药,不持续吃药,于是,心理问题随之产生。在一对一交流中,邹敏发现,低保户、特困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城市困难群众,他们不仅就业困难,在人际交流方面也遭遇困境,不敢与生人接触,一部分不敢和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更不用说向政府求助。

“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还是内生动力的缺乏。”邹敏分析,根据最新心理学对一些世代贫困家庭的研究显示,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等,是当前脱贫艰巨的重要因素。邹敏与困难群众交流发现,这些困难群众的自我要求不高,长期的贫困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不愿意也没有途径去接受再社会化的学习。于是,这些群众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孩子的教育有保障,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也不知如何求助。

因此,对城市困难群众,究竟如何更全面进行社会救助?哪些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困难解决群众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关乎脱贫攻坚,更关乎城市困难群众如何更好融入社会。

对策与建议: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

如何对城市困难群众给予心理帮扶,邹敏认为,城市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得到一定的政府支持和专业支持,还应加强心理服务设施的建设。

她说,应规范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营造良好的交流空间,帮助群众从不愿说、不敢说到愿意说、敢于说的心态转变,也有利于更好地走群众路线。开展丰富的团体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比如情景剧演出,读书会交流,心理电影赏析等,充分利用社区的室内外环境,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心灵家园。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队,以大学生、社区志愿者为主,借助地方学校的优势,鼓励和引导群众做自己的主人,一帮一带动群众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这样,又能加大社区群众之间的人际交流,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再发展和完善。

同时,应建立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档案。其内容有:城市困难群众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特质人格测评,抑郁情绪测评,一对一心理辅导记录,危机干预预警等。全方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心理特质,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帮扶。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有关专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整的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档案。

邹敏还建议,应建设心理、精神卫生、医疗救助等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队,对城市困难群众进行专业的救助和心理疏导,不断完善在现有政策下难以覆盖的领域,深入群众内心,落实既要扶贫又要扶志的理念,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优化社会服务。

最后,还应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城市社区的宣传,提升城市困难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宣传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知识、社会技能,比如求职应对技巧,人际交往策略,家庭教育方式,情绪压力调控等。宣传方式有:入社区宣讲,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大家讲解心理知识,以通俗的方式让群众易于理解;拍摄心理健康宣传片,通过大屏幕,LED显示屏,电视,网络,语音广播等方式宣传,从而使心理健康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生活。此外,还可开展走访入户宣传活动,对特别困难的群众给予人文关怀。

记者 唐孝忠 谭剑 实习生 杨千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