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风雨中坚不可摧的战“疫”堡垒 ——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民警在寒潮中坚守岗位的故事 2月14日夜至15日晨,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身处战“疫”一线的荣昌区公安局民警迎风抗寒,坚守执勤岗位,构筑坚不可摧的战“疫”堡垒。 仁义派出所秦廷军:“我先上,我去郭家最合适” 2月14日晚8点,大风骤起,仁义派出所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区疾控中心通报该镇鹿子村村民郭某某已被确诊,需派出所协助立即集中隔离郭家相关人员。 医疗运输车已从荣昌出发,仁义派出所的警车却迟迟没有发动。副所长秦廷军、民警刘智伟堵在所长林仕红的办公室门口,三人为谁穿防护服,争执不下。“谁穿防护服意味着谁进郭家,直接接触与郭某某同吃同住20余天的家人,具体负责清点人员、协调郭家集中隔离的准备事项。”林仕红说,“我是所长,应该我来带这个头。” 刘智伟说:“我是团员,也是区局青年先锋队队员,应该我上,哪有一‘开战’就所长先冲的。”秦廷军说:“智伟连党员都不是,首先排除。林所要主持工作,又是战疫期间,全所上下这么多事都得靠你,不能出状况。我是副职,郭家的前期工作本就是我在做、我最熟悉。只有我上最合适。” 此时的气温陡降,大家却“争”得面红耳赤。林仕红熬不过秦廷军的再三请战,最终同意。秦廷军顾不上降温,火速换上防护服来到郭家,并成功打破“僵局”,帮助郭某某父亲把300余只鸡、3只羊、2条狗的饲养事宜与村委会交接好,郭某某父亲等6人才放心离开。
秦廷军“全副武装”奔赴前线 秦廷军是政工干事出身,林仕红视他为“秀才”,一直颇为爱护,“疑难工作一般不交给他。” 林仕红说,“每个人的专长不同,但廷军的综合素质已在基层得到迅速提升,经过这个夜晚,他真正从‘笔杆子’蜕变为‘战士’。” 清流派出所彭胤:“连轴转”第33天“战”寒潮 14日晚10点,大风中飘起了小雨,仁义派出所的协助隔离任务基本完成,荣昌区远觉镇高观音村的防疫卡点“战斗”才刚刚打响。 卡点虽位于远觉镇境内,但地处清流镇通往四川省内江市平坦镇的公路上,“这里川渝交界、三镇互通,又刚好是风口,大风吹了两三个小时,掀起了帐篷的一角。”值守民警彭胤说,“标识标牌被吹倒摔坏了3块,帐篷内的桌椅被卷倒,杯子、记录本、器材散落一地,帐篷迅速塌了下来。” 彭胤跑出帐篷,立即拉住了被拔起的铆钉。政府部门的其他值守人员也迅速前来帮忙,固定住了铆钉,并对帐篷其他铆钉进行加固,对标识标牌也用更大的石块固定住。 到15日凌晨5点,彭胤等值守人员冒雨起床8次,2次加固帐篷和标识标牌,6次检查过境车辆,劝返4辆13人。“还真有人,趁着大风降温天气来‘蒙混过关’。”彭胤说,“只要不符合通行条件的,我一个都不会放行。” 彭胤是清流派出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已“连轴转”了33天。2月13日他刚在派出所值过夜班,14日接着排查重点人员、巡逻和维护超市购物秩序,晚上赶到防疫卡点守卡。“希望明天能睡个好觉吧。”彭胤说,“如果没睡好,那就下一个明天。”
彭胤(右三)到辖区核查重点人员 安富派出所陈润:“我是一颗钉在卡点的钉子” 当晚,同彭胤一样没有睡好的,还有安富派出所民警陈润。陈润值守的是G321安富省级检查站,这里与四川省隆昌县毗邻,跨省流动车辆多,情况也不比彭胤那里好多少。
陈润在卡点检查车辆 15日凌晨2点,大风刮倒了检查站外临时搭建的执勤帐篷,现场一片狼藉,陈润和值守的医护人员、政府部门人员立即进行恢复,重新搭建帐篷并搬来石头进行加固。风越刮越大,气温“断崖式”下降15度,有人员提议:风太大,能否先行撤离。陈润表示,“你们是否撤离我无权干涉,但是公安不会撤,只要没有上级的撤离命令,我就是一颗钉在卡点的钉子。” 陈润的坚持,让其他值守人员也全都留了下来,大家齐心协力继续值守,劝返外地车辆12辆、人员15人。陈润认为,战“疫”正处于紧要关头,决不能因天气原因放松对车辆和人员的检查,一辆问题车辆或一名问题人员进入荣昌,后果都不敢想象。 陈润已连续工作20余天,除卡点值守和派出所值班,主要落实防疫基础工作,核查外地返乡人员100余人,排查外地车辆50余辆。“没有新的命令,我就不会擅自撤退。”陈润说,“疫情不退,我必坚守。” 像秦廷军、彭胤、陈润一样,寒潮夜依然通宵坚守各卡点和派出所的,荣昌区公安局有近50人。不管寒潮和疫情如何肆虐,他们如同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鼓舞着全局同志砥砺前行,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战“疫”堡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