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这群“90后”靠得住

时间: 2020-02-17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701

“我做不了英雄,也决不做逃兵”

重庆永川宝峰镇,公益岗位工作人员冉涛本来该走的。

他家住万州,春节前已通过了自贡市某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他本可以安安心心地回家与亲人团聚,坐等到新单位报到。但是,在通知机关干部返岗参与防疫摸排时,他毫不犹豫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一开始,冉涛的父母对他的选择非常担忧,疫情这么凶险,既然已经考上了新单位,没必要再回去。冉涛认真地告诉父母:“疫情当前,我做不了英雄,也决不做逃兵。”

冉涛登记过往车辆及人员信息.jpg?x-oss-process=style/w10

冉涛登记过往车辆及人员信息。

上岗后,冉涛主动报名,要求到宝峰镇与来苏镇疫情检查卡点24小时轮流值守。一顶简易帐篷就是值守人员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常常是几个小时下来,热水也不敢多喝一口,这是最艰苦的任务之一,冉涛却从来没有叫过苦。

入户摸排,指关节都敲疼了

96年出生的康玉雪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得知中山路街道摸排任务繁重后,她同很多90后机关干部一样,主动申请支援街道的社区排查工作。

1月31日一大早,康玉雪同区委政法委的其他四名90后机关干部一起来到中山路街道卧龙凼社区,他们需要在三天内完成5个小区4000多户的摸排登记。

“您好,有人在家吗?我们是社区摸排登记的。”敲门、询问、登记、再敲门、再询问、再登记,一栋楼敲下来,指关节都隐隐地疼。“我们年轻人跑得快,爬楼下楼不困难,最难的是听见家里有人却敲不开门,特别着急。

康玉雪在楼栋敲门入户摸排登记.jpg?x-oss-process=style/w10

康玉雪在楼栋敲门入户摸排登记。

”社区摸排工作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敲不开门就掌握不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完不成任务。对于这个摸排任务,几个年轻人没有丝毫的马虎。敲门没有回应的,就耳朵贴门上听听,房里有动静,就耐心地在门外向居民解释,争取居民的信任和理解。要是家里没人,就在门外贴上摸排告知书,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两天半时间,这几个90后就完成了此次支援街道摸排的任务。

力行,每个岗位都闪光

胜利路街道办事处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赵冰焱是此次防疫摸排工作的联络员,跟一线摸排人员的工作不同,他每天的工作是负责任务分配、台账核对、数据汇总、政策解答、物资保障等等。

虽然他的战场不在第一线,却一点都不轻松。“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都是早8点上岗,晚12点下班,摸排中遇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答,收集到的情况要及时梳理汇总,工作不能停、不能乱。”赵冰焱一边说一边整理着手上的台账信息。

赵冰焱在办公室处理梳理台账信息.jpg?x-oss-process=style/w10

赵冰焱(左)在办公室处理梳理台账信息。

“晚一点要通知这几个社区的负责人过来领防护物资,他们是前天领的,口罩得换了。”

“这是需核实的密切接触者名单,请尽快核实。”

联络员的工作细碎繁琐,常常是打完几个电话回来,饭菜都已经凉了,只能吃泡面充饥。

在永川区,镇街机关干部、村干部、社区网格员……上万人参与到防疫摸排中。这群90后踊跃争先,令人欣慰。

90后,靠得住!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疫情防控一线,这群“90后”靠得住

“我做不了英雄,也决不做逃兵”

重庆永川宝峰镇,公益岗位工作人员冉涛本来该走的。

他家住万州,春节前已通过了自贡市某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他本可以安安心心地回家与亲人团聚,坐等到新单位报到。但是,在通知机关干部返岗参与防疫摸排时,他毫不犹豫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一开始,冉涛的父母对他的选择非常担忧,疫情这么凶险,既然已经考上了新单位,没必要再回去。冉涛认真地告诉父母:“疫情当前,我做不了英雄,也决不做逃兵。”

冉涛登记过往车辆及人员信息.jpg?x-oss-process=style/w10

冉涛登记过往车辆及人员信息。

上岗后,冉涛主动报名,要求到宝峰镇与来苏镇疫情检查卡点24小时轮流值守。一顶简易帐篷就是值守人员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常常是几个小时下来,热水也不敢多喝一口,这是最艰苦的任务之一,冉涛却从来没有叫过苦。

入户摸排,指关节都敲疼了

96年出生的康玉雪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得知中山路街道摸排任务繁重后,她同很多90后机关干部一样,主动申请支援街道的社区排查工作。

1月31日一大早,康玉雪同区委政法委的其他四名90后机关干部一起来到中山路街道卧龙凼社区,他们需要在三天内完成5个小区4000多户的摸排登记。

“您好,有人在家吗?我们是社区摸排登记的。”敲门、询问、登记、再敲门、再询问、再登记,一栋楼敲下来,指关节都隐隐地疼。“我们年轻人跑得快,爬楼下楼不困难,最难的是听见家里有人却敲不开门,特别着急。

康玉雪在楼栋敲门入户摸排登记.jpg?x-oss-process=style/w10

康玉雪在楼栋敲门入户摸排登记。

”社区摸排工作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敲不开门就掌握不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完不成任务。对于这个摸排任务,几个年轻人没有丝毫的马虎。敲门没有回应的,就耳朵贴门上听听,房里有动静,就耐心地在门外向居民解释,争取居民的信任和理解。要是家里没人,就在门外贴上摸排告知书,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两天半时间,这几个90后就完成了此次支援街道摸排的任务。

力行,每个岗位都闪光

胜利路街道办事处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赵冰焱是此次防疫摸排工作的联络员,跟一线摸排人员的工作不同,他每天的工作是负责任务分配、台账核对、数据汇总、政策解答、物资保障等等。

虽然他的战场不在第一线,却一点都不轻松。“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都是早8点上岗,晚12点下班,摸排中遇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答,收集到的情况要及时梳理汇总,工作不能停、不能乱。”赵冰焱一边说一边整理着手上的台账信息。

赵冰焱在办公室处理梳理台账信息.jpg?x-oss-process=style/w10

赵冰焱(左)在办公室处理梳理台账信息。

“晚一点要通知这几个社区的负责人过来领防护物资,他们是前天领的,口罩得换了。”

“这是需核实的密切接触者名单,请尽快核实。”

联络员的工作细碎繁琐,常常是打完几个电话回来,饭菜都已经凉了,只能吃泡面充饥。

在永川区,镇街机关干部、村干部、社区网格员……上万人参与到防疫摸排中。这群90后踊跃争先,令人欣慰。

90后,靠得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