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司法检察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大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怎样把战‘疫’期间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贯穿于常态化的检察履职办案中,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殊时期,我们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就是想请各位专家发表真知灼见,借助大家的智慧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检察工作做得更好。” 4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请6位专家学者为疫情背景下的检察战“疫”和常态化履职“把脉支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依法防控检察履职在内,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面对这场大考,检察机关如何应对?座谈伊始,张军从制发各类规范性指导文件、严格依法办理涉疫案件、适时发布涉疫典型案例指导办案、立足检察职能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介绍了检察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依法战“疫”的有关情况,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共鸣与思考。 “‘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在疫情中不但没有延误,还结合疫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充分发挥出了各项检察业务的特点,加强了对全国检察机关的业务指导。”“特殊情况下法治也不能缺位、变味儿,越是特殊时期,司法机关越要坚守法治底线、严格依法办案,这次的检察战‘疫’就体现了这一理念。”“检察机关在疫情防控当中,很好地发挥了一个‘平衡轮’的作用,通过案件的办理和典型案件的发布,起到了引导理性司法的作用。”对检察机关在依法战“疫”中的积极作为、担当履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大元、北京大学教授王新、车浩,清华大学教授张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林维给予了积极评价。 “最高检与有关部门出台的司法解释和最高检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有效激活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罪名的适用,既依法严惩有关犯罪,也为不分情况的一律从严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踩了‘刹车’。”“以每周一批的高频次,连续发布9批50个涉疫典型案例,充分体现疫情防控的阶段性司法需求,既有力指导了办案,也向社会公众发出了明确的警示和提醒,在特殊时期稳定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预期。”对检察机关既坚持依法从严追诉、打击涉疫犯罪,又注意避免“一刀切”机械化司法的战“疫”细节,专家们印象深刻。 “要进一步认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落到实处。”“建议把中华民族的诉讼文明列入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研究和建设,形成一种诉讼文化深入检察官内心,防止一有风吹草动就动摇我们的司法理念。”“疫情期间,‘四大检察’都有‘亮相’,但刑事检察的曝光率比较高,疫情结束后,更多的将是公益诉讼、民事、行政案件,对此要作为充分的准备。”“要从50个典型案例中优中选优,上升到指导性案例中,强化对办案的指导。”“有些地方检察机关的智慧检务还是花架子,要实打实建设疫情防控和后疫情时代都能真正用得上的智慧检务。”“保护民营企业,最高检提出‘能不捕的就不捕,能不诉的就不诉,能判缓刑的就提出缓刑的量刑建议’,可在一些地方检察机关,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骗取贷款罪相关司法解释该出来了!不能让骗取贷款罪变成一个兜底罪名”……在充分肯定检察战“疫”成效的同时,专家们围绕如何把依法战“疫”贯彻到底、如何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展现检察担当提出“辣味十足”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既有理念层面的深思,也有关注司法细节的具体举措。 张军边听边记,不时交流,回应大家的关切。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这个会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借助大家的智慧,总结好疫情期间的司法检察工作,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各位专家指出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无论是理念上的、具体举措上的,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有一些建议是我们已经努力在做的,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有一些建议我们在会后就要‘立项’,及时推进。”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张军表示,最高检将把大家的意见建议更好体现在今后的检察工作中,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情怀,进一步提升检察官的能力素质,以“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境界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座谈会上,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了相关涉疫情防控检察业务工作情况。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童建明,副检察长张雪樵,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检委会专职委员万春出席座谈会。最高检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检察日报记者 邱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