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昨(15)日,记者从四川省法院获悉,四川省法院和重庆高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了7个方面的协作内容,旨在深化川渝两地司法协作,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奋力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新局面。 框架协议显示,未来川渝两地法院将在诉讼服务、跨流域跨区域生态司法保护、执行联动、纠纷解决机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智慧法院建设、法律适用统一、人才培养交流等8个方面深化协作,推进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两地平台共建、全面提升司法水平、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 随着川渝两地法院协作的深入,未来两地当事人诉讼将更加方便,两地法院执行办案的“同城效应”将更强。在诉讼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机制,加强委托办理诉讼事项协作平台建设,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努力实现诉讼服务事项川渝两地通办。在执行联动方面,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执行协作机制平台,推动两地各级法院执行系统的纵向贯通,执行联动单位的横向联网,同时加强在执行委托、执行协调、执行协助等方面的配合,有效遏制跨区域转移财产、规避执行行为,实现两地法院执行办案的“同城效应”。 为保证协作有力有效,四川省法院和重庆高院还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通过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司法政策、司法机制和司法事项。此外,双方还建立了全方位协作机制。在联席会议基础上,加强重庆一、五中院与成都中院,渝东北地区法院与川东北地区法院,渝西地区法院与川东地区法院,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与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的沟通,实现两地法院多层次协作。 四川法治报记者 夏菲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