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风帆劲

时间: 2020-05-1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491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部署防疫工作

党旗下宣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大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

  科学部署传导压力

  疫情发生后,该院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同时设立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疫情防控、舆情宣传等7个工作小组,并做到措施到位、培训到位、物资供应到位、人员到位、隔离病房到位、关心关爱到位,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成员全天候履行职责。

  同时,该院党委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要求党员干部与普通职工各就各位,进入战时状态,取消休假,手机时时保持畅通,随叫随到;各行政后勤科室与临床科室协同作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院党委书记彭斌、院长彭佑群等党政一班人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在该院党委的号召下,广大党员及普通职工纷纷请缨到抗疫防控一线严防死守,全院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医院不发生新冠病毒传染,确保医护人员不感染病毒,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该院有7名医护人员奔赴援鄂前线,67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区集中救治点防控工作一线,420名医护人员参加院内防控及志愿服务活动。

  守土担责筑牢防线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该院党委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和全院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先后主持召开医院防控工作专题会议51次,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物资、人员、医疗等事项520项,院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感染科、急诊急救、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重点部位或岗位检查指导防控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抗疫工作责任重大,千头万绪,那么如何迎难而上?该院党委书记彭斌立足“内化于心,言化于行”,带领干部职工全面执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政策和要求,科学谋划防控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全员抗疫的组织发动工作,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抗疫措施;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按排部署工作,全面检查物资配备情况,实地察看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工作状况,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疾苦,带队开展对抗疫人员及其家属的慰问活动;吃饭无法准点,深夜睡觉也难以入眠……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群策群力抗疫。

  为了做到“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全力救治守护健康”,该院党委坚持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减少医院入口,医院划分为3个通道,出入口各1个通道,发热门诊1个通道;在门诊、急诊入口设立预检分诊,预检分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安排有经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根据病情进行合理分诊,来院各类人员全部进行体温检测,对于患者及家属全部完成身份登记,询问流行病史,分道进出,避免人员进出混乱,交叉感染,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防护必要物资,筑牢集中收治点医疗机构的保障防线。

  凝心聚力压实责任

  在疫情防控中,该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抓好思想发动,凝聚党内外力量,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该院全体党员立下了“疫情不下线,我们不下线”的誓言。每一个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攻坚突击,哪里就有党员身影”的承诺。

  该院党委要求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身先士卒,示范带头,担当作为。各党支部不辱使命,主动防控,精准掌握党员、职工及其家庭的疫情防控情况,织密一张张抗疫“生命网”;强化正面宣传引导,解疑释惑,消除恐慌情绪,提振必胜信心;加强人文关怀,及时了解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需求,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疫情防控的同志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大考验。在该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上下众志成城,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做好医疗救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打好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为了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该院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不管多么艰险,在疫情当下的关键时期,我必须带头打硬仗。”面对疫情,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佑群态度很鲜明。在抗疫的日子里,她不仅仅是医院行政负责人,而且还担任区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每天的工作都处于紧张而又繁忙的模式,与时间赛跑,没有上下班之分,常常是晚上凌晨后才休息。虽然眼里带有血丝,一脸的疲惫,但她劳累不喊累。

  在抗疫中,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官鸿负责新闻宣传报道,发挥宣传作用,激励和保持抗疫士气;创作抗疫文艺作品5个,抗疫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在各类媒体报道107次;随时掌握援鄂队员、抗疫职工工作情况、生活状况,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慰问一线医务人员5397人次。

  “在抗疫中,作为院领导,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在前。”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青用行动作表率,勇挑重担,负责筹建了该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人集中隔离留观点、疑似病人集中收治点,并承担了其管理任务,同时还肩负医院发热门诊医疗管理工作……这一切带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压力,可是,她知难不畏难,不辱使命,连续作战不下火线。

  而该院其他党员干部也从“我”做起,全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指挥员与战斗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该院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认真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措施,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坚守岗位,立足本职,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科学做好自我防护,保障自身安全,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理性应对疫情。

  最美“热词”党员先上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党委及所属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争当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战斗者”。

  为了有力发挥党员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中坚力量作用,该院成立了由党员医护人员为内核的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特别是作为党员的专家组成员带头忘我工作,24小时“在线”工作,只要院内接诊的病人有疑问,立即组织讨论,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绝不让任何一个病例诊断延误,绝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传染源随意“走动”。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的责任我来扛”,一个个党员主动请缨,请求该院党委压担子。

  “请组织上在当前疫情工作中考验我,我将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尽快在思想上、组织上入党。”在党员医护人员的率先垂范下,该院普通医护人员积极要求进步,任劳任怨的工作,在抗疫中熔炼自己。两个多月来,该院11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3人火线入党,收到抗疫请战书289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该院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以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充分发挥中医防治疾病的优势,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细心的护理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深入“雷区”无所畏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该院每一位党员“疫”无反顾,带头冲在一线、带头志愿服务、带头防控宣传,不当旁观者,自觉集结在党旗下,化身为排查员、宣传员、检查员、消毒员……以最严、最硬、最有力的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该院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用生命捍卫生命,挺身而出,涌现出彭佑群、周敏、高健源、唐薇等一批先进党员代表,争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刘玥是该院ICU护士长,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还是该院此次援鄂医疗队队长。在该院组织医疗队伍支援武汉时,她第一时间就想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

  但当她回到家,看到身患尿毒症,每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的父亲;又想到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也在抗疫一线,如果自己去了武汉,那么,身体同样不好的母亲能否承担起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的责任?年迈的公公能不能照料好8岁儿子的饮食起居?

  可是,当刘玥从新闻上看到全国一个个医护人员“逆行”援鄂时,内心深处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于是,她决定舍小家、为大家,并向院领导和同事隐瞒了其父亲身患重病的实情。在援鄂出征仪式当天,大家才知道她的父亲患上了尿毒症。

  发热门诊是医院战“疫”的最前沿,危险性不言而喻。然而,1月20日,该院护士长、共产党员周敏接到院领导通知后,忍痛将10岁的儿子托付到亲戚家“寄养”,也顾不上年迈多病的双亲,便立即投入到医院急诊与发热门诊的工作当中,并全力参与区集中收治点的布置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日子里,周敏每天穿着防护服不断地忙碌着,到了饭点来不及吃饭,渴了也没时间喝水,晚上常常也无法入睡,甚至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周敏病倒了。3月上旬,周敏在上班时,突然感到腹部有些疼痛,但她没有在意,更没有请假,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可腹部的疼痛感并没有消失,反而加重,在连续工作两周后,周敏感到腹部疼痛难忍,但她害怕因此而耽误工作,从而给同事增加负担,所以仍想靠自己的毅力坚持下去。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才抽空去做了检查。

  原来,她患上了胆囊炎并伴有双肾结石,医生嘱咐她不要太劳累,可她知道疫情防控工作还处在关键阶段,她也放心不下急诊室的工作,在医院取了药后,她又立刻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该院急诊科医生高健源,本来在院外进修,但是他却请战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ICU工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最危险的“雷区”工作,高健源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吃不喝的工作10多个小时,饿了就用饼干或泡面充饥,困了就用双手使劲揉揉太阳穴或用冷水拍拍脸颊。虽然如此疲惫,但他仍是无怨无悔。

  有一天,高健源在ICU里工作时,出现了头痛、全身无力、咳痰等症状。他开始害怕自己被传染了新冠肺炎,可此时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担心因为自己而连累了一起工作的战友,更担心科室的救治工作会因此受到影响。所幸,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上的只是普通肺炎。

  ……

  有一种勇气叫做“我上”,有一种感动叫做“我来”,有一种爱叫做“无悔”。该院党员干部及职工忠于职守,忘我奉献,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记者 诸葛思涵 实习生 谭璐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党旗引领风帆劲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部署防疫工作

党旗下宣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大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

  科学部署传导压力

  疫情发生后,该院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同时设立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疫情防控、舆情宣传等7个工作小组,并做到措施到位、培训到位、物资供应到位、人员到位、隔离病房到位、关心关爱到位,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成员全天候履行职责。

  同时,该院党委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要求党员干部与普通职工各就各位,进入战时状态,取消休假,手机时时保持畅通,随叫随到;各行政后勤科室与临床科室协同作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院党委书记彭斌、院长彭佑群等党政一班人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在该院党委的号召下,广大党员及普通职工纷纷请缨到抗疫防控一线严防死守,全院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医院不发生新冠病毒传染,确保医护人员不感染病毒,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该院有7名医护人员奔赴援鄂前线,67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区集中救治点防控工作一线,420名医护人员参加院内防控及志愿服务活动。

  守土担责筑牢防线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该院党委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和全院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先后主持召开医院防控工作专题会议51次,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物资、人员、医疗等事项520项,院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感染科、急诊急救、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重点部位或岗位检查指导防控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抗疫工作责任重大,千头万绪,那么如何迎难而上?该院党委书记彭斌立足“内化于心,言化于行”,带领干部职工全面执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政策和要求,科学谋划防控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全员抗疫的组织发动工作,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抗疫措施;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按排部署工作,全面检查物资配备情况,实地察看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工作状况,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疾苦,带队开展对抗疫人员及其家属的慰问活动;吃饭无法准点,深夜睡觉也难以入眠……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群策群力抗疫。

  为了做到“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全力救治守护健康”,该院党委坚持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减少医院入口,医院划分为3个通道,出入口各1个通道,发热门诊1个通道;在门诊、急诊入口设立预检分诊,预检分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安排有经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根据病情进行合理分诊,来院各类人员全部进行体温检测,对于患者及家属全部完成身份登记,询问流行病史,分道进出,避免人员进出混乱,交叉感染,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防护必要物资,筑牢集中收治点医疗机构的保障防线。

  凝心聚力压实责任

  在疫情防控中,该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抓好思想发动,凝聚党内外力量,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该院全体党员立下了“疫情不下线,我们不下线”的誓言。每一个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攻坚突击,哪里就有党员身影”的承诺。

  该院党委要求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身先士卒,示范带头,担当作为。各党支部不辱使命,主动防控,精准掌握党员、职工及其家庭的疫情防控情况,织密一张张抗疫“生命网”;强化正面宣传引导,解疑释惑,消除恐慌情绪,提振必胜信心;加强人文关怀,及时了解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需求,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疫情防控的同志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大考验。在该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上下众志成城,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做好医疗救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打好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为了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该院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不管多么艰险,在疫情当下的关键时期,我必须带头打硬仗。”面对疫情,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佑群态度很鲜明。在抗疫的日子里,她不仅仅是医院行政负责人,而且还担任区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每天的工作都处于紧张而又繁忙的模式,与时间赛跑,没有上下班之分,常常是晚上凌晨后才休息。虽然眼里带有血丝,一脸的疲惫,但她劳累不喊累。

  在抗疫中,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官鸿负责新闻宣传报道,发挥宣传作用,激励和保持抗疫士气;创作抗疫文艺作品5个,抗疫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在各类媒体报道107次;随时掌握援鄂队员、抗疫职工工作情况、生活状况,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慰问一线医务人员5397人次。

  “在抗疫中,作为院领导,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在前。”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青用行动作表率,勇挑重担,负责筹建了该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人集中隔离留观点、疑似病人集中收治点,并承担了其管理任务,同时还肩负医院发热门诊医疗管理工作……这一切带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压力,可是,她知难不畏难,不辱使命,连续作战不下火线。

  而该院其他党员干部也从“我”做起,全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指挥员与战斗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该院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认真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措施,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坚守岗位,立足本职,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科学做好自我防护,保障自身安全,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理性应对疫情。

  最美“热词”党员先上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党委及所属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争当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战斗者”。

  为了有力发挥党员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中坚力量作用,该院成立了由党员医护人员为内核的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特别是作为党员的专家组成员带头忘我工作,24小时“在线”工作,只要院内接诊的病人有疑问,立即组织讨论,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绝不让任何一个病例诊断延误,绝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传染源随意“走动”。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的责任我来扛”,一个个党员主动请缨,请求该院党委压担子。

  “请组织上在当前疫情工作中考验我,我将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尽快在思想上、组织上入党。”在党员医护人员的率先垂范下,该院普通医护人员积极要求进步,任劳任怨的工作,在抗疫中熔炼自己。两个多月来,该院11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3人火线入党,收到抗疫请战书289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该院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以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充分发挥中医防治疾病的优势,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细心的护理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深入“雷区”无所畏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该院每一位党员“疫”无反顾,带头冲在一线、带头志愿服务、带头防控宣传,不当旁观者,自觉集结在党旗下,化身为排查员、宣传员、检查员、消毒员……以最严、最硬、最有力的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该院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用生命捍卫生命,挺身而出,涌现出彭佑群、周敏、高健源、唐薇等一批先进党员代表,争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刘玥是该院ICU护士长,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还是该院此次援鄂医疗队队长。在该院组织医疗队伍支援武汉时,她第一时间就想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

  但当她回到家,看到身患尿毒症,每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的父亲;又想到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也在抗疫一线,如果自己去了武汉,那么,身体同样不好的母亲能否承担起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的责任?年迈的公公能不能照料好8岁儿子的饮食起居?

  可是,当刘玥从新闻上看到全国一个个医护人员“逆行”援鄂时,内心深处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于是,她决定舍小家、为大家,并向院领导和同事隐瞒了其父亲身患重病的实情。在援鄂出征仪式当天,大家才知道她的父亲患上了尿毒症。

  发热门诊是医院战“疫”的最前沿,危险性不言而喻。然而,1月20日,该院护士长、共产党员周敏接到院领导通知后,忍痛将10岁的儿子托付到亲戚家“寄养”,也顾不上年迈多病的双亲,便立即投入到医院急诊与发热门诊的工作当中,并全力参与区集中收治点的布置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日子里,周敏每天穿着防护服不断地忙碌着,到了饭点来不及吃饭,渴了也没时间喝水,晚上常常也无法入睡,甚至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周敏病倒了。3月上旬,周敏在上班时,突然感到腹部有些疼痛,但她没有在意,更没有请假,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可腹部的疼痛感并没有消失,反而加重,在连续工作两周后,周敏感到腹部疼痛难忍,但她害怕因此而耽误工作,从而给同事增加负担,所以仍想靠自己的毅力坚持下去。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才抽空去做了检查。

  原来,她患上了胆囊炎并伴有双肾结石,医生嘱咐她不要太劳累,可她知道疫情防控工作还处在关键阶段,她也放心不下急诊室的工作,在医院取了药后,她又立刻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该院急诊科医生高健源,本来在院外进修,但是他却请战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ICU工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最危险的“雷区”工作,高健源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吃不喝的工作10多个小时,饿了就用饼干或泡面充饥,困了就用双手使劲揉揉太阳穴或用冷水拍拍脸颊。虽然如此疲惫,但他仍是无怨无悔。

  有一天,高健源在ICU里工作时,出现了头痛、全身无力、咳痰等症状。他开始害怕自己被传染了新冠肺炎,可此时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担心因为自己而连累了一起工作的战友,更担心科室的救治工作会因此受到影响。所幸,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上的只是普通肺炎。

  ……

  有一种勇气叫做“我上”,有一种感动叫做“我来”,有一种爱叫做“无悔”。该院党员干部及职工忠于职守,忘我奉献,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记者 诸葛思涵 实习生 谭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