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今(1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昌都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就重庆援助昌都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情况,昌都市政府副市长、新闻发言人赵明介绍了相关情况。 自1995年起,重庆市对口援助昌都市及其所辖芒康、类乌齐两县,2016年起,增加援助察雅县。赵明表示,25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特殊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政治责任,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各援助区县和单位倾情援助、鼎力支持,累计援助昌都资金项目物资25.98亿元,其中,计划内资金10.45亿元,计划外资金15.53亿元;实施各类援藏项目440余个;共选派九批援藏干部719人、专业技术人才近800余人;开展各类干部人才培训3.1万人次,为昌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干部培养、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口援藏工作也实现了由最初的干部援藏、资金援藏逐步向产业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智力援藏等多位一体转变;由单一党政交流向文化、旅游、经贸、青少年、社会民间多层次、宽领域交流交往交融转变;由“输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转变。 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共98名党政干部人才,于2019年7月16日集中进藏以来,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短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接续推进援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近一年来,争取到位计划外资金物资项目8200余万元;实施各类援藏项目折合资金1.72亿元。 重庆援助昌都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以产业援藏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实施扶贫项目13个,策划计划内外扶贫项目五大类57个。帮助受援地培育发展牦牛、藏香猪、葡萄、芫根、川贝母等特色产业。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在重庆设立昌都产品专柜26个,打通藏香猪重庆销售渠道。帮助类乌齐县巩固脱贫成果,察雅、芒康县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启动芒康千年古盐田5A级景区、江达岗托红色景区和类乌齐县康巴花都4A级景区创建。启动昌都重庆生态环保产业园建设,帮助招引企业68家,到位资金6.73亿元,实现税收2.37亿元;协调实现昌电入渝6.8亿度。 以医疗援藏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挥医疗“组团”优势,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巩固“三甲”成果,援助价值4000余万元医疗设施设备,开展临床医疗新技术应用81项,其中多项填补藏东医疗史空白。帮助昌都市中心血站成功实现自采血和批量制备成分血。帮助察雅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扎实开展师带徒工作、医疗救助惠民行动。全力参与昌都市新冠疫情防控战,筹集抗疫医疗物资和资金累计1000余万元。 以教育援藏助力教育质量提升。启动昌都一高、类乌齐中学解决冬季供水供暖项目。教育“组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示范引领、教学改革、教研探讨、结对帮扶,加大与内地学校交流交往力度,帮助昌都一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援藏教师任教年级期末考试语、数、外等学科平均分提升10-20分。 以就业援藏助力民生之本。举办昌都人才专场招聘会4次,提供公务员岗位15个、事业岗位30个、企业就业岗位2200多个。在渝设立大学生就业联络站,帮助22名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区外就业。开展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9场次、409人次。 以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民族团结。渝昌两地党政交流互访保持频密;人才交流培训领域不断拓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各类人才培训1万余人次;青少年交往交流逐步深化,协调重庆西藏中学昌都班学生新增120人;文旅交流形式内容不断深化;经贸交往加快融通,渝昌青年企业家开展考察交流3批68人次;采取“区包乡(镇)、镇(街)包村”结对帮扶模式,协调重庆六区与受援三县39个乡镇开展结对帮扶,累计争取各行业系统计划外援藏资金项目8000余万元;组织发动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社会人士捐款捐物累计7000余万元。援藏干部人才“一对一”结对帮扶藏族困难群众15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