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荷

时间: 2020-07-10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919

  闲暇时,我特别喜欢在荷塘边散步,那种满眼都是“芳华信在兹”的荷林,有着茑萝一般的青绿,干干净净,超凡脱俗,令人神情气爽,身心愉悦。伫立于荷塘之畔,清风徐来,水波潋滟,粉红的荷花仿若美丽的水乡少女,或贴着水面与水草相连,随波漾动,给季节带来无尽的缠绵;或含羞答答,遮遮掩掩,掩映在宽大如笠的荷叶下面;或热情奔放,亭亭玉立于充满诗情画意的荷林之间,引来蜻蜓停歇,蝴蝶蹁跹。还有那乳白的睡莲,那褪尽红颜后结出的一个个饱满的莲蓬,那脆甜如饴的莲子……这如诗如画的一幕情景,就像一幅充满原生态风情的画面,一次次牵引着我的脚步,徘徊在荷塘边,穿行于荷丛中,流连忘返。

  走得久了,眼看乏了,便在荷塘边的石头上坐下来。风送荷香入鼻翼,鸟声啁啾柳荫间,这个时候能闭上眼,心无旁骛地安静听荷,是我游走荷塘的最大乐趣。

  对我来说,听荷的心境,跟季节的嬗递是有关系的。暮春里的荷塘,水草浮萍间,小荷初露,嫩叶卷曲,这个时候撑着一把雨伞听荷,淅沥的细雨中,我能听到荷叶从淤泥深处生长的声音,那是一种跟蝌蚪一样生长的声音,一种竹子拔节的声音,渗透着一股生命的力量,让我的脑海中浮现起荷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嫣然之美。而炎夏听荷,我喜欢在塘畔柳荫里倾听,在沸腾的蝉声短暂的间隙,捕捉盛开的荷花花瓣掉落于水面的声音,感觉与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境深相契合。当然,我听到的还有莲蓬亲昵地与荷叶摩擦的声音,仿佛在枯涩的笔端突然涌出一滴二滴新鲜的水墨,搜索枯肠久而不得却突然灵光乍现的一丝灵感,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如果是在摘莲采菱的初秋时节,我则喜欢头顶一轮皓月泛舟荷丛,尽管看不到娇艳的荷花“粉尖花色叶中开”的景象,但感受“荷气衣香水上来”的惬意,过一把晚唐词人李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的瘾,照样令人心旷神怡,忘记俗世烦忧。特别是在这样的月夜听荷,是不需要闭上眼睛的,只要在月色中让自己真正融为荷林的一部分,就能在一缕熟透的气息中,听到秋虫的浅吟里,有荷诗意一样的吟咏声,有着倾听周敦颐《爱莲说》一样的快意。

  清代词人项鸿祚于荷塘边消暑纳凉时,突遇一场急雨过荷塘,顿时令他有了“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的联想,可谓听荷已到极处,连秋天的声音都感受到了。相比那些与荷一起生长的声音,我更喜欢深秋时节的来自荷塘的声音,那种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荷塘“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声音,是如此的真实而深沉。即使没有雨水凑兴,那硕大的莲蓬里日渐廋损、干枯、坚硬的莲子,被风吹动而摇曳的声音,依然充满了生命的轮回与沧桑。秋雾弥漫的日子,在雾中听荷,听露珠从荷叶上掉落的声音,犹如天籁,有一种朦胧的诗意之美。

  凛冽冬日,荷塘枯水、凋残、单调、肃杀的景象,一样对我充满诱惑。从那些露出淤泥的褐色的荷梗上,我能听到泥土中莲藕生长的声音,那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声音,丝毫不畏惧呼啸的寒风,孕育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又一段别致的荷塘风情。

  在我耳畔,荷的声音既有唐诗的韵律,又有宋词的清婉,哪怕是遥远的古乐府中,亦有荷的声音悠然回响。时而豪迈奔放,时而轻柔空灵,萦绕之间,被大自然赋予了种种神奇的魅力。正如捧读诗人洛夫的《众荷喧哗》,在他的眼里,荷的与生俱来的生命,还体现在荷所拥有的声音里,于是就有了“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等你/等你轻声唤我”的诗句。我想,这应该是听荷到深处,应该有的一种感悟吧!

  (作者作品散见《海南日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听 荷

  闲暇时,我特别喜欢在荷塘边散步,那种满眼都是“芳华信在兹”的荷林,有着茑萝一般的青绿,干干净净,超凡脱俗,令人神情气爽,身心愉悦。伫立于荷塘之畔,清风徐来,水波潋滟,粉红的荷花仿若美丽的水乡少女,或贴着水面与水草相连,随波漾动,给季节带来无尽的缠绵;或含羞答答,遮遮掩掩,掩映在宽大如笠的荷叶下面;或热情奔放,亭亭玉立于充满诗情画意的荷林之间,引来蜻蜓停歇,蝴蝶蹁跹。还有那乳白的睡莲,那褪尽红颜后结出的一个个饱满的莲蓬,那脆甜如饴的莲子……这如诗如画的一幕情景,就像一幅充满原生态风情的画面,一次次牵引着我的脚步,徘徊在荷塘边,穿行于荷丛中,流连忘返。

  走得久了,眼看乏了,便在荷塘边的石头上坐下来。风送荷香入鼻翼,鸟声啁啾柳荫间,这个时候能闭上眼,心无旁骛地安静听荷,是我游走荷塘的最大乐趣。

  对我来说,听荷的心境,跟季节的嬗递是有关系的。暮春里的荷塘,水草浮萍间,小荷初露,嫩叶卷曲,这个时候撑着一把雨伞听荷,淅沥的细雨中,我能听到荷叶从淤泥深处生长的声音,那是一种跟蝌蚪一样生长的声音,一种竹子拔节的声音,渗透着一股生命的力量,让我的脑海中浮现起荷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嫣然之美。而炎夏听荷,我喜欢在塘畔柳荫里倾听,在沸腾的蝉声短暂的间隙,捕捉盛开的荷花花瓣掉落于水面的声音,感觉与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境深相契合。当然,我听到的还有莲蓬亲昵地与荷叶摩擦的声音,仿佛在枯涩的笔端突然涌出一滴二滴新鲜的水墨,搜索枯肠久而不得却突然灵光乍现的一丝灵感,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如果是在摘莲采菱的初秋时节,我则喜欢头顶一轮皓月泛舟荷丛,尽管看不到娇艳的荷花“粉尖花色叶中开”的景象,但感受“荷气衣香水上来”的惬意,过一把晚唐词人李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的瘾,照样令人心旷神怡,忘记俗世烦忧。特别是在这样的月夜听荷,是不需要闭上眼睛的,只要在月色中让自己真正融为荷林的一部分,就能在一缕熟透的气息中,听到秋虫的浅吟里,有荷诗意一样的吟咏声,有着倾听周敦颐《爱莲说》一样的快意。

  清代词人项鸿祚于荷塘边消暑纳凉时,突遇一场急雨过荷塘,顿时令他有了“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的联想,可谓听荷已到极处,连秋天的声音都感受到了。相比那些与荷一起生长的声音,我更喜欢深秋时节的来自荷塘的声音,那种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荷塘“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声音,是如此的真实而深沉。即使没有雨水凑兴,那硕大的莲蓬里日渐廋损、干枯、坚硬的莲子,被风吹动而摇曳的声音,依然充满了生命的轮回与沧桑。秋雾弥漫的日子,在雾中听荷,听露珠从荷叶上掉落的声音,犹如天籁,有一种朦胧的诗意之美。

  凛冽冬日,荷塘枯水、凋残、单调、肃杀的景象,一样对我充满诱惑。从那些露出淤泥的褐色的荷梗上,我能听到泥土中莲藕生长的声音,那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声音,丝毫不畏惧呼啸的寒风,孕育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又一段别致的荷塘风情。

  在我耳畔,荷的声音既有唐诗的韵律,又有宋词的清婉,哪怕是遥远的古乐府中,亦有荷的声音悠然回响。时而豪迈奔放,时而轻柔空灵,萦绕之间,被大自然赋予了种种神奇的魅力。正如捧读诗人洛夫的《众荷喧哗》,在他的眼里,荷的与生俱来的生命,还体现在荷所拥有的声音里,于是就有了“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等你/等你轻声唤我”的诗句。我想,这应该是听荷到深处,应该有的一种感悟吧!

  (作者作品散见《海南日报》等报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