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转业后,申立军换下军装,穿上警服,和大多数基层民警一样,默默坚守在公安一线,至今已有17个年头。从刑侦民警到派出所所长,虽然工作内容和岗位不断变换,但申立军为民奉献、恪尽职守的初心从未改变。 警力前置从源头消除隐患 今年49岁的申立军是我市南岸区人,1990年3月入伍,2003年10月转业到南岸区公安分局,先后任刑警支队民警、政治处副主任、南山派出所所长。2010年5月,任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含谷派出所所长,2011年初调任白市驿派出所所长。2020年1月1日至今,任高新区公安分局白市驿派出所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七次,获个人嘉奖十余次。 “以前的白市驿是一个驿站,相当于交通枢纽,人口流动大,社会治安问题一直比较复杂。”申立军回忆道,作为辖区派出所所长,如何维护辖区稳定,让百姓安居乐业,是他一直琢磨的事情。 逃避医疗费、不理智维权、扰乱医疗秩序……以前,白市驿辖区内每年都要发生几起医患纠纷。“虽然每次及时出警都能将纠纷妥善处理好,但都是事情发生后的被动处理,稍微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群体事件,非常头痛。”这牵动着申立军的神经,他想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让辖区内不再出现此类纠纷。 和医院深入交流后,申立军决定选派所内的“治安调解高手”徐警官到医院办公。徐警官工作经验丰富,不仅能对医患纠纷进行前期处置,还为医院保安开展常态化训练,教他们处置紧急情况,给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公安队”。申立军还归纳总结了“半小时黄金处理原则”,要求民警在半小时内说服当事人,不让矛盾扩大化。 “警力前置不仅能更好地处理医患纠纷,还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在实践过程中,申立军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今,白市驿镇在全镇4个社区和11个村都设了24小时“不关门”的社区警务室,实现“一村一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警察。 “以前我们女孩子下班回来都不敢走夜路,现在随便多晚回来,巷子没灯我都敢走,心里很踏实。”听到居民说出这样的话,申立军心里总是暖暖的。 “AB角”机制确保服务不留白 2015年,申立军收到一封特别的来信,信封上收件人姓名那里写着“所长收”。申立军拆开信封,发现写信的是辖区内一名服刑人员,孩子刚出生时他就入狱了,现在孩子已经8岁了,一直没有上户口,无法上学,想请所长帮忙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和读书问题。 读完信后,申立军立即安排户籍室民警跟进落实这件事情:跟监狱衔接、去来信者老家调查,确定事情的真实性,几经周转终于为孩子办好户口,让这名服刑人员非常感动,事后还专程写信表达感谢。申立军说:“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但对群众来说可能是件天大的事情。只要是群众的事情,都要尽力帮他们解决好。” “把企业当家业,把群众当亲人,以心换心,换位思考,就没有给群众办不好的事情。”这是申立军常对民警们说的一句话,也是申立军的工作法则。村里的院坝会,他认真记录着村民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解室里,他认真化解着群众的矛盾纠纷…… 为让群众办事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白市驿派出所实行“AB角”工作机制,确保警务室内天天有民警,主要负责社区安全防范、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户口管理等工作。如今,村民办理暂住证,在社区警务室即可办理;若需周末办理出入境证件,社区民警可帮群众提前预约;若家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等,可开辟绿色通道,预约民警上门办理业务。 39天“连轴转 ”筑牢疫情防线 今年1月,申立军上班途中从广播里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疫情可能比自己之前想象的更加严重。申立军第一时间想到,每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有近十万群众到白市驿辖区龙居山、仙友山陵园祭扫,大规模人群聚集容易引发病毒感染扩散蔓延。 他立即向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公安分局汇报,同两个陵园的负责人进行紧急商讨,这两个陵园在全市率先实行暂时关闭,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安白市驿、陵园墓主群等传播渠道发出暂停祭扫活动温馨提示,张贴闭园防疫告示,进行广泛宣传周知,打好防疫提前量。 除夕当天,申立军带领40余名民警、辅警分成8个小组,会同白市驿交巡警大队的20名民警、社区干部等,24小时值守在两个陵园的4个进出口,劝返祭扫群众,做到除夕当天和春节期间无群众集聚进园祭扫,消除疫情隐患。 随后,申立军组织精干警力在极短时间内走访劝说企业暂停营业,在34个小区、396个老旧楼栋推行封闭管理模式;对外省来渝人员进行连夜排查;组织宣传队,普及防护方法、宣讲疫情形势、宣传法律法规,先后成功化解多起因隔离产生的矛盾纠纷;主动上门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申立军39天“连轴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辖区零感染。“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移的是驻地,不移的是使命;换的是任务,不换的是担当;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申立军说,他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保持忠诚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入警誓言。 记者 李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