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活动推广” 好友被骗3万

时间: 2020-10-1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8143


  本网讯(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冯劲博)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活动推广员?只要用自己的微信号向好友群发活动信息就能获得小礼品。如果遇到这种事,你可千万要小心了,说不定你正被他人利用,成为诈骗环节中的“工具人”。而你的好友出于对你的信任,扫描了活动二维码,则沦为诈骗陷阱中的“羔羊”。近日,万州区公安局望江派出所就破获了这样一起诈骗案件,一举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群发“推广信息”获礼品

  店主成诈骗环节“工具人”

  家住万州的胡女士在万达广场经营着一家商店。9月3日,一名陌生男子来到胡女士的店中。男子操着一口普通话,自称是某知名可乐公司的活动推广员,希望胡女士用自己的微信号帮忙做推广,群发活动信息和二维码给好友。发送之后,他会给胡女士送上几提卫生纸作为答谢。一开始,胡女士觉得挺麻烦的,就没有答应,但在男子几番劝说并出示工作证件后,胡女士同意了。男子将活动信息和二维码发送给胡女士后,又拿起胡女士的手机迅速将内容群发给了胡女士的微信好友。男子一边操作,还一边用自己的手机对着胡女士的手机录像。操作完,男子便匆匆离去。男子的种种迹象让胡女士心生疑虑,随后她便用群助手提醒好友,该信息为他人群发,请好友见谅。

  “活动推广”原是刷单诈骗

  微信好友被骗3万元

  虽然胡女士进行了提醒,但还是有好友上当受骗了。胡女士的好友刘女士在看到消息后,就扫描二维码参加了活动,不料落入了兼职刷单返利的骗局。

  刘女士根据页面提示,先是下载了一款兼职刷单APP,然后又添加了一名“高级理财师”客服,在客服的“教学”下,刘女士刷了两单业务,并立即提现赚取了1600元佣金。但从第三单开始,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刷单金额越来越大,刘女士要垫付的金额也越来越多,而且返利还不能立即提现。刘女士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一方面想到是好友推荐的活动,另一方面客服又不断地用花言巧语给她“画饼”。几番“攻势”之下,刘女士接连刷了3单,垫付了3万元资金。

  原本以为提现很快就能到账,但两天时间过去了依然无法提现,刘女士这才想到联系好友胡女士。两人将各自的情况一说,才发现上当了,于是当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群发近50万条虚假信息

  嫌疑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

  9月6日,望江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对案件进行侦办。通过多方情报分析,民警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贵州人张某某。经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和张某某一起参与“活动推广”的还有另外3名嫌疑人廉某、郭某和张某。4人当天做完“推广”后就离开了万州,并辗转开州、云阳,最后前往长寿。得知这一线索后,民警立即赶往长寿,并于9月9日凌晨在长寿一宾馆内将4名嫌疑人抓获。

  经讯问,4名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张某某坦言,自己一开始是做微信公众号“吸粉”推广的。今年7月,在推广过程中他机缘巧合下加入了一个兼职刷单推广群,“上线”告诉他,在微信上每分享刷单信息给170人就算完成了一单,每单给他35元佣金。一看到这种广告,张某某就已明白,对方要求分享的刷单信息实际上就是诈骗信息,但想到这比做公众号“吸粉”推广赚得多,于是决定铤而走险。8月份,张某某又结识了廉某、郭某、张某3人,揽下了重庆片区的“业务”,成为这3人的“上线”,并且从该3人的每单“业务”上抽成2元。仅仅两个多月时间,4人就利用他人微信号群发虚假信息近50万条,非法获利10多万元。

  目前,嫌疑人张某某、廉某、郭某、张某4人已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万州区公安局依法刑拘,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民警提醒:

  网络信息真真假假,难以辨认。广大市民切勿随意轻信他人,千万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也切勿随意扫描、点击未经认证的二维码及网站链接,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群发“活动推广” 好友被骗3万


  本网讯(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冯劲博)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活动推广员?只要用自己的微信号向好友群发活动信息就能获得小礼品。如果遇到这种事,你可千万要小心了,说不定你正被他人利用,成为诈骗环节中的“工具人”。而你的好友出于对你的信任,扫描了活动二维码,则沦为诈骗陷阱中的“羔羊”。近日,万州区公安局望江派出所就破获了这样一起诈骗案件,一举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群发“推广信息”获礼品

  店主成诈骗环节“工具人”

  家住万州的胡女士在万达广场经营着一家商店。9月3日,一名陌生男子来到胡女士的店中。男子操着一口普通话,自称是某知名可乐公司的活动推广员,希望胡女士用自己的微信号帮忙做推广,群发活动信息和二维码给好友。发送之后,他会给胡女士送上几提卫生纸作为答谢。一开始,胡女士觉得挺麻烦的,就没有答应,但在男子几番劝说并出示工作证件后,胡女士同意了。男子将活动信息和二维码发送给胡女士后,又拿起胡女士的手机迅速将内容群发给了胡女士的微信好友。男子一边操作,还一边用自己的手机对着胡女士的手机录像。操作完,男子便匆匆离去。男子的种种迹象让胡女士心生疑虑,随后她便用群助手提醒好友,该信息为他人群发,请好友见谅。

  “活动推广”原是刷单诈骗

  微信好友被骗3万元

  虽然胡女士进行了提醒,但还是有好友上当受骗了。胡女士的好友刘女士在看到消息后,就扫描二维码参加了活动,不料落入了兼职刷单返利的骗局。

  刘女士根据页面提示,先是下载了一款兼职刷单APP,然后又添加了一名“高级理财师”客服,在客服的“教学”下,刘女士刷了两单业务,并立即提现赚取了1600元佣金。但从第三单开始,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刷单金额越来越大,刘女士要垫付的金额也越来越多,而且返利还不能立即提现。刘女士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一方面想到是好友推荐的活动,另一方面客服又不断地用花言巧语给她“画饼”。几番“攻势”之下,刘女士接连刷了3单,垫付了3万元资金。

  原本以为提现很快就能到账,但两天时间过去了依然无法提现,刘女士这才想到联系好友胡女士。两人将各自的情况一说,才发现上当了,于是当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群发近50万条虚假信息

  嫌疑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

  9月6日,望江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对案件进行侦办。通过多方情报分析,民警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贵州人张某某。经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和张某某一起参与“活动推广”的还有另外3名嫌疑人廉某、郭某和张某。4人当天做完“推广”后就离开了万州,并辗转开州、云阳,最后前往长寿。得知这一线索后,民警立即赶往长寿,并于9月9日凌晨在长寿一宾馆内将4名嫌疑人抓获。

  经讯问,4名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张某某坦言,自己一开始是做微信公众号“吸粉”推广的。今年7月,在推广过程中他机缘巧合下加入了一个兼职刷单推广群,“上线”告诉他,在微信上每分享刷单信息给170人就算完成了一单,每单给他35元佣金。一看到这种广告,张某某就已明白,对方要求分享的刷单信息实际上就是诈骗信息,但想到这比做公众号“吸粉”推广赚得多,于是决定铤而走险。8月份,张某某又结识了廉某、郭某、张某3人,揽下了重庆片区的“业务”,成为这3人的“上线”,并且从该3人的每单“业务”上抽成2元。仅仅两个多月时间,4人就利用他人微信号群发虚假信息近50万条,非法获利10多万元。

  目前,嫌疑人张某某、廉某、郭某、张某4人已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万州区公安局依法刑拘,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民警提醒:

  网络信息真真假假,难以辨认。广大市民切勿随意轻信他人,千万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也切勿随意扫描、点击未经认证的二维码及网站链接,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