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sqgt.com Tue, 19 May 2020 03:21:3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1 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巴南区军转干部、社区民警张云龙抗疫纪实 //www.xsqgt.com/archives/94529.html Tue, 07 Sep 2021 03:02:39 +0000

张云龙,2012年从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转业,目前是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观音山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疫情发生后,作为转业军人,第一时间响应,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农历鼠年春节,原本劳累一年的他计划与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被笼罩在“新冠”的阴影当中。让他又一次选择了人民……

疫情就是命令。1月23日,正当驱车回到贵州兴仁老家陪父母过年的他,就接到了单位的通知,因为湖北武汉发生新冠病毒疫情,要求所有人员立即停止休假返回工作岗位;防控就是责任,回到单位后,身患感冒的他拖着带病的身体连续奔赴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至今他没有休息一天。

点亮“警报灯”拧紧“压力阀”

张云龙根据每天上级疫情通报情况,及时调整人员,保证每一处按防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对每一个防控点坚持早、中、晚三次巡查,掌握防控情况。刚刚得知疫情,面临春节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他与同事叫杨华驱车跑遍辖区大小药店,为大家准备防护物品,保证大家上岗时具备最起码的防护,把最好的口罩给了最需要的人员。因大家每天工作接触居民较多,自我保护、病毒消杀非常重要,他每天坚持对车辆、办公场所进行病毒消杀、测试人员体温,做到防范“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同时督促执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防疫工作我们缺少经验,年轻人员比较害怕,为了平复大家恐慌心理,开展工作,他主动靠前,为大家示范口罩佩戴方法,纠正不规范病毒消杀,要求大家及亲人做到 ‘少出行、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对待疫情‘不轻视、不恐慌、不传谣’”。

妻子不理解说道:“你还在感冒,可以向单位请假呀!”他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单位正在缺人,这时我怎么能窝在家里,虽然退役了,可我还是一个兵!”张云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转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所负责的公平社区、金鹅村,老旧房屋多,老年人多,茶馆多人员容易聚集,群众防护意识差;为了准确掌握湖北籍武汉回渝人员的情况,他协同村居干部一起,组成专班,反复走访宣传,进行地毯式排查,耐心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这12个字成了张云龙每天下社区时与群众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先后走访掌握湖北籍人员9人,武汉回渝人员6人,外省籍回渝人员81人;主动应对,积极巡防,做到管理辖区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全面应战疫情防控工作,保持辖区“零疫情”。

织密“信息网”筑牢“防火墙”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云龙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为了充分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统计摸排外来人员时,服从命令从不打折扣;指导村居设立卡点,开展盘查登记检测群众体温工作。协同村居干部专班人员一道,对外地返渝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控。每天进社区,进商铺,进家庭,以扩音器喊话,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等方式提醒广大居民群众加强疫情防范,协同社区医生每日上门为居民测体温,强调凡是外地来渝探亲访友的人员,一律劝反;本地户籍返渝人员,一律居家隔离14天,得到了辖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了辖区安全稳定。

在他细致努力的宣传和帮助下,社区居民表示会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群聚集。忙碌的一天结束后,他还要查看工作记录,看看是否有经营户没有宣传到,流动摊点容易反复的路段明天必须多巡查几次。小孩虽然放了寒假,因他每天早出晚归,孩子竟然10多天没有见到他了。

打响“人民战”架起“连心桥”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辖区市外籍回渝人员的情况,他与村居干部专班人员一道,反复耐心细致地对辖区群众进行走访核查,发动群众对有外地回渝人员进行举报;通过耐心周密的开展工作,模排掌握了瞒报回渝人员3人,市外回渝居住在外小区人员5人,并与村居专班人员一道为居家隔离群众上门送食物。

为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准确掌握每产工人的轨迹,开展了对企业返岗人员进行精准核查,全面走访,确保返岗工人核查一人不落下;指导复工企业落实防控措施,配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每日上岗体温检测登记制度,热情为群众服务,确保企业复工防疫工作两不误。

“作为退役军人就应该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尽快度过难关。”张云龙说。

通讯员 汪职坤

]]>
杨家坪前进路社区农贸市场网格:无物业老旧小区的“红色根据地” //www.xsqgt.com/archives/96570.html Tue, 19 May 2020 03:21:11 +0000 李春乾:助力防疫“数战数决” //www.xsqgt.com/archives/96569.html Tue, 19 May 2020 03:20:37 +0000 王颖:以无畏的姿态,逆行在前 //www.xsqgt.com/archives/96568.html Tue, 19 May 2020 03:19:26 +0000 周培全:坚守公租房战“疫”桥头堡的“拼命三郎” //www.xsqgt.com/archives/96567.html Tue, 19 May 2020 03:18:02 +0000 战疫先锋 | 秦超:九龙湾的女汉子 //www.xsqgt.com/archives/96565.html Tue, 19 May 2020 03:07:58 +0000 平凡的人生 精彩的故事 //www.xsqgt.com/archives/95833.html Fri, 17 Apr 2020 02:33:25 +0000 3月9日对垫江县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该县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了,标志着该县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2020年的春节,艰难而又沉重,全国笼罩在“新冠肺炎”这片阴霾之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然打响。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演了许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涌现出许多令人敬佩的勇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因为担当,奋战在一线;他们,逆难而行,不畏艰险,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他们有个大众的名字——“咱们老百姓”。


永不褪色的钢铁战士—— 杨学强

杨学强(左一)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午餐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新冠肺炎)从江汉平原——武汉蔓延开来,迅速在全国各地扩散,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在千年古县牡丹之乡重庆垫江,一大批医护人员肩负着国家使命,人民的嘱托,迎难而上驰援湖北。

为让这些“逆行勇士”少一些后顾之忧,安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2020年2月13日,杨学强作为志愿者在垫江论坛的组织下,每天到医护人员家中嘘寒问暖,与家属们交流谈心,宽慰他们,用行动温暖着他们,并为他们购买生活物资,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2月20日,在桂溪街道和桂阳街道各社区防疫网格点,坚守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每人收到一份热气腾腾的爱心午餐。这是杨学强担任志愿者以来第八天的工作,从2月12日加入到送餐志愿者队伍,杨学强每天早早起床,把车擦洗干净后第一时间赶到配餐点摘菜、洗菜,帮厨师打下手,等饭菜做好后一份一份的分好,然后开车送到社区每个工作人员手中,然后才安心地到街上进行下一项工作。

“大妈!请把您的口罩带好,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请不要随意出门,需要帮助请给我打电话,我会第一时间为您做好服务工作。”这样的场景对于杨学强来讲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作为志愿者,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到街上义务宣传政策法规、疫情防控知识,教群众正确使用口罩,正确使用消毒器具和药水,嘱咐大家做好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并劝导群众尽可能不要出门,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聚集,坚守家中就是对疫情防控做出了最大贡献。

说起杨学强,家乡人都竖起大拇指。从学校到部队,从士兵到班长,从义务兵到四级军士长,杨学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和奉献阐释着时代楷模精神。

2007年8月的一天,杨学强从部队回家休假外出,路见邻村王泽尧家浓烟滚滚,火苗乱窜,很快就燃烧到了楼顶,在这紧要关头,杨学强立即跑到附近居民家里提着水冲了上去,并对同时救火的村民进行有效组织,在大家共同努力的扑救下,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渐渐熄灭。2013年8月,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发生了地震,杨学强主动请缨,踊跃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小分队,他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步行300多公里,先后寻访和救助灾民50余户,即使左腿受伤也不下火线,硬是踉跄蹒跚地坚持在救灾第一线,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和平盛世显温情,抗瘟防疫勇为先。在这举国上下同心同德的抗疫阻击战中,杨学强尽显军人本色,为精彩的人生再添一副画卷!


走村串户的“喇叭哥”——谭庆

走村入户的“喇叭哥”

大年初五,有一段小视频被频繁点赞。视频中重庆垫江某村的村干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正在向村民们宣传防控科普。短短两天,视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一百万,网友们称赞这是最动听的重庆方言。

今年,和很多乡镇干部一样,从腊月二十九接到取消假期通知之后,垫江砚台镇农光村的支部书记谭庆就一直在为抗击疫情奔走。

在乡镇的疫情防控中,村支书往往是最前线的排查人员,他们知道各家各户的情况,便于摸排。除了重点关注这些湖北返乡人,在农村地区,宣传防控疫情最朴素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拖着大喇叭苦口婆心地规劝,成了最下沉的宣传路径。这些用心良苦的土味劝阻也着实发挥了作用。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村民王泽丰的父亲因为其他疾病去世了,按照农村习俗,老人去世,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要前来吊唁,由于此时正值新春佳节,起码也有几十桌客。谭庆得知情况后,急忙前去做老人子女的工作,讲解目前国内疫情形势,新冠病毒传播的危害性。听了谭庆苦口婆心的劝说,老人的丧事一切从简,没有任何操办。

从腊月二十九到现在,谭庆一直在连轴转,五户湖北返乡家庭陆续解除隔离,目前,农光村没有出现一例疑似病人,虽然身体很累,但谭庆心里却越来越踏实。

疫情之下,还有很多像谭庆这样的人。他们有家不能回,因为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要为家人留出“安全距离”。


巴心巴肠的“邹大姐”——邹贤珍

邹贤珍(左二)带领社区网格员宣传防疫知识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这是邹贤珍近日来对家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邹贤珍是桂溪街道东街社区第四网格网格长,她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邹贤珍在东街居委是老居民小组长,她通过“一认识、二熟悉、三融入”的“三步走”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和居民打成一片,把群众的“苦”与“乐”牢记在心,她向辖区群众的承诺是:“有事找我,我为你服务”。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她“邹大姐”。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正值春节,她毅然放弃休息的时间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来。每天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排查情况、张贴防疫通知、发放宣传单,全面排查辖区居民的武汉接触史,同时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晚上也没有停歇,在寒冷的夜晚拿着小喇叭在小区楼下宣传。她说:“现在是居民吃饭的时候,人员比较齐,宣传效果更好。”这一片的住户都说,“有邹大姐在,我们放心,我们绝对响应政府的号召。”并且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加油!

2月3日,邹大姐和共建单位县委统战部的同志像平常一样上门进行第二轮大排查登记。由于老旧小区得爬楼上门登记,楼层光线也不好,她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后脑勺摔了个大包。她爬起来,说没事,然后继续开展工作,并且让身边的同事不要告诉社区,就只是摔了一跤而已,问题不大。后来社区黄书记知道了此事,让她回家休息,如果感觉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她却说:“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我怎么可能回去呢?我回去自己买点药擦一下就可以了,没得那么严重。”2月4日一大早,东街社区辖区楼层又出现了邹大姐上门登记的身影。

像邹大姐这样天天爬楼上门登记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有许多,他们每天要爬无数的楼层向居民宣传、排查、登记,他们走在一线,勇当先锋,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同胞能够远离病毒,平安度过这次疫情。


退休不褪色的“平安使者”——谭克文

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

谭克文,今年62岁,中共党员,退休前系原垫江县白家镇综治办主任,退休后发挥余热报名参加了“平安使者”。

谭克文于2018年1月退休后,在家和老伴一起照顾两个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在本次疫情爆发后,他放弃与家人团聚,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过往车辆检疫消毒登记,为流动人员测体温劝导。

一开始,子女非常担心父亲被传染,也害怕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谭克文对孩子们说:“党教育了我这么多年,这个时候是需要我的时候。”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综治工作有经验,可以和年轻同志们一起把工作做好。再说了,我退休后又加入了‘平安使者’,那就要保护大家平安。”

“虽然我年纪大了,动作不如年轻人那么敏捷,但是我可以在一些走动不那么大的岗位值守,也尽自己的一份力……”

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也理解父亲的这份心。老伴特别支持他,和他一起搬回了老家,因为谭克文身体不是特别好,饮食上需要特别照顾,老伴每天在家做好饭,按时给他送到值班点。

抗击疫情前线,谭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来自桂阳街道新村社区的谭克顺是谭克文的亲哥哥,也是新村社区的一名网格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做好排查登记、掌握人员动向、避免人群聚集、入户宣传检查等方面工作,成为防控一线的信息员、宣传员、战斗员。疫情以来,谭克文的儿子也在高速路口负责进出车辆和人员的检查和检测工作。万恶的病毒,见到谭家人的抗毒决心和意志,也会避而远之!

有着党旗的那抹红色在指引,有着共产党员的那份初心,有着几十年对政法综治工作的情感,怀揣着“平安使者”护平安的那份热情,身后还有家人的支持,谭克文在疫情摸排防控的一线眼神格外坚定……


重病不下“火线”的夏书记——夏于平

夏于平正在进行消杀工作

他,虽然身患脊髓骨髓炎,却依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百姓心中的好领导,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他,就是鹤游镇石鼓社区党支部书记夏于平,他还有一个身份,石鼓社区网格的网格长。

石鼓社区位于场镇,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在春节期间场镇聚集了3500多户一万多人,排查工作十分繁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夏于平每天亲自带领社区的网格员们逐门逐户上门登记排查湖北及武汉返乡人员,发放疫病防护宣传单、讲解防控措施和政策。

对排查出的人员做好居家隔离措施和思想疏导,根据需求为隔离人员送口罩、体温计、香烟、蔬菜、粮油等,并积极做好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

夏于平还组织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对场镇茶楼、餐馆、旅店、网吧等人员容易聚集的场所开展巡察、劝导和关闭工作。每天对场镇2万多平方米的公共场所开展细致的消毒工作。饭顾不上吃,泡面解决;低血糖病犯了,喝口糖水解决;晚上11点才下班回家,累得倒床就睡。

妻子和女儿最开始不理解,坚决反对,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夏于平就耐心做思想工作:“我是支部书记,疫情来了我不去带头,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们谁还愿意去,我得走在他们前面!”最后,妻子和女儿也被动员到防疫工作的一线上来。

有群众问他:“夏书记,风险这么大,你自己病都这么严重,你图什么?”他说:“我是党员,是书记。只有把疫情防控好了,大家心里放心了,我才能放心!”多么感人、暖心的肺腑之言,有他在,老百姓怎能不放心呢!

疫情深深影响了我们当下的生活,也会成为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在人们赞叹医务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时候,这些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默默奉献着,他们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枯燥单调的排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保卫着百姓的健康安全,他们同样是值得尊敬与赞美的最可爱的人!

记者 徐兴勇 通讯员 张瑜

]]>
我们家的战“疫” ——父母即榜样 争做抗疫小先锋 //www.xsqgt.com/archives/95701.html Fri, 10 Apr 2020 04:16:00 +0000 我是四年级一班的张文晗。

这些日子,我从新闻里知道了新冠肺炎疫情,也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外衣下隐藏着的恐怖,还知道了死神离我们很近,近得好像能听到它的脚步声。可我从来没有害怕过,因为爸爸告诉我,病毒虽然厉害,但我们没有必要恐慌,只要科学防范,病毒就拿我们没有办法。爸爸还告诉我,这是一场全国人民参与的没有硝烟的战“疫”,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抗疫“战士”。

爸爸是一个交通执法者,是一名党员,是个平凡的工作者,是防疫一线卡点的值守者,是保护我们家园不受外来病毒攻击和传播的守护者。每天清晨,爸爸都会到巴南区李家沱华陶内环快速路口轮班值守,为每一辆从快速路驶入李家沱地区的车辆驾驶员检测体温,登记车牌号码,询问往来的驾乘人员是否从疫区经过或有无接触疫区人员的情况。几句简单相同的询问,一天往往要重复几百次,甚至上千次。天黑了,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感觉到他很疲劳,嗓子都变得沙哑了。我问爸爸:“为什么别人都是在家里不出门,您却要出门,去冒险做这些事情呢?”爸爸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爸爸能成为千千万万负重前行的一员,是一件自豪的事情。”爸爸在值守的疫情防控卡点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名交通执法者的职责。

那些日子,妈妈一直在家陪护着我。我觉得妈妈简直就是一名“超人”。她每天都将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用84消毒液将屋里的地板和家具进行喷洒消毒,再拿抹布拭干多余的液体,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小体积的物件和手机,她都用75%的酒精喷雾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有序放置。在全家人的伙食方面,妈妈也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为了我们全家在疫情期间吃得安全满意, get了许多新技能:比如电饭煲蒸蛋糕、手工酱肉包、西红柿五彩煲饭……五花八门,真是令人应接不暇。妈妈不仅仅抹屋做饭,有时还化身为托尼老师,为全家消除疯长的烦恼丝。有了“超人”妈妈的一路守护,全家人在疫情中个个都健健康康,生龙活虎,神清气爽。

疫情期间,我也没有闲着。在延迟开学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完成功课。我勤洗手、常测温,不给爸爸妈妈添乱。妈妈说:“我们一个家庭做好了防疫,就是在支援武汉,支援国家。”我很高兴,我们没有给国家添乱。我还绘制《战“疫”必胜》手抄报,向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向所有从事医务、警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送去美好的祝愿,向所有为抗疫作出贡献的人们送去真诚的祝福。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感染的病人早日康复,我更希望能早点回到美丽的校园,走进愉快的课堂。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系弹子石小学CBD校区四年级一班学生)

]]>
柔肩战“疫” 送上服务“及时雨” //www.xsqgt.com/archives/95552.html Thu, 02 Apr 2020 09:48:00 +0000 3月29日,星期日,阴。

忙碌了一个上午的万州区公安局高峰派出所民警正在食堂就餐。“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晚上准备改善一下伙食,大家看看吃什么好?”所领导对大家说。

“我想吃火锅”“我好久没有吃过烤鱼了”民警纷纷发言。一向乐观开朗的她,独自坐在角落里喝着一碗清淡的汤,一直不说话。“你怎么不点菜?”所领导倍感意外地问她。“喔,你们点了就行,不要管我!”她轻声地回答了一下。

“她不能吃,她牙痛,昨天才拔了牙。”炊事员在一旁接了话。听到炊事员的话,所领导当时怔在那里了……想到一个上午,她一直在用电话核查外地来渝人员,一刻也没有停过。

前段时间,所领导自己也刚好拔过牙,他深深体会过刚拔牙的前三天身体是非常不舒服的,话都不想说,更不用说是不停地接打电话了;想到前几天,她可能是一直忍着剧烈的牙痛进行电话核查和到复工企业检查;想到她年纪轻轻,背井离乡,独自一个人在万州,大年三十离开父母后,一直扑在防疫一线,没有回过一次家……想到这些所领导顿感鼻头有种酸酸的感觉,他赶紧捂住双眼起身离开了饭堂。

她的一幕幕,顿时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她叫伍鹏宇,94后女孩,江津人,今年是她入警的第四个年头。

大年三十,在江津区老家吃团圆饭的伍鹏宇接到取消休假,全员上岗的通知后,割舍下阖家欢乐的眷念,带着一身无畏和使命,二话没说当天就赶回万州“战场”。

“人民公安,听党指挥,藏蓝在身,责任在肩”!一到岗位,伍鹏宇立即进入特殊时期状态,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伍鹏宇最开始主要担负大数据核查任务,她每天对区局下发的核查人员名单,及时用电话进行核查,最多的时候一天她要打三百多个电话。对于深夜下发的数据,她立即起床,连夜核查并上报。偶尔也会碰到一些不配合和误解的核查“听众”, 她总是发挥女性声线柔和的独特优势,不厌其烦的耐心去打开群众的“防线”,获取他们的信任,掌握他们的信息,叮嘱他们的日常,完了还不忘提醒他们谨防电信诈骗,不要随意转账。二个多月来,她手机不知道打停机了几次,嗓子哑了又哑,耳朵每天都嗡嗡直响。

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以来,为了防范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疫情风险,伍鹏宇主动请战,成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项目警官”。 她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力维护复工复产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她和复工复产企业建立了“一对一”对口联系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员信息比对核查等服务工作。

“复工人员交给她核查,我特别地放心!”因工作调整,高峰派出所不再负责经开区复工复产企业人员的核查工作。渝东北表面处理中心的陈丹每次仍坚持把复工名单主动报给伍鹏宇进行上报核查。陈丹说:“刚开始听名字我以为她是个威武的“小伙子”,见了面才知道她原来是一位柔弱的“女汉子”。伍警官对人亲和,工作认真负责,我们每次咨询的问题她都能耐心的解释,她是我们安全复工的侦察员,我特别信任她 ”。

“大家好,我是高峰派出所伍鹏宇,0增长≠无风险,目前形势仍然严峻,希望大家务必加强重视!把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位,切勿借用复工的理由下班后随处走动!”;“大家好,请各单位报送今日在岗人数,是否有异常……”这是伍鹏宇建立的“复工复产单位管理服务微信群“里的聊天内容,每天她都这样通过线上方式对辖区各单位开展每日防疫工作调度、政策普及、数据收集等工作。

她每周对辖区企业进行疫情防控专项检查,指导企业建立疫情防控方案、职工健康档案等,督促企业落实体温检测、通风消毒、分开用餐、防疫培训等措施。一本封面写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记录本,里面记载的全是辖区各个企业的基本情况、人员数量、存在问题、下步措施。在日常检查工作中,由于要直面很多群体,这也意味着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但从未听到其说过一声怕,喊过一声累,始终认真细致的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着一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时代担当。

“你们有什么困难,直接给我说哟!”这是伍鹏宇经常给复工复产企业说的话。万州环线高速中交四分部的负责人何晓军,他是河南人,在万州工作已有8年了。因为今年的疫情,整个春节都没能回家,他的身份证还有1个月过期了。他给伍鹏宇打了电话寻求帮助。“你周六上午来吧,我帮你办”。这是疫情期间伍鹏宇又一个不休息的“星期六”, 在伍鹏宇看来,既没有耽误何晓军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又为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一天真是让人感到愉快的“周末”!

三八妇女节,所里为了照顾女同志,所长“特批”让她在所里休息半天,但被伍鹏宇拒绝了,“有什么好休息的,现在什么时期了还想着休息,这么多返岗人员名单等着汇总上报,这么多企业等着我给他们反馈结果,等疫情结束后再说吧……”。

“穿上这身警服,我就得为人民服务,我只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也许很多年后,当我退休成为一名白发苍苍老者时,也会有像我一样的热心警察给予我关怀。”她淡淡的,却又似乎很成熟地对我们说。

伍鹏宇柔肩战疫,一心为民,真心护企的巾帼事迹,得到辖区企业和百姓的信任,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她被万州公安局授予2020年度“战疫巾帼标兵”。

卿本柔弱,战“疫”则刚;

柔弱的身子,坚强的斗志;

“她力量”彰显担当,“她智慧”逆风绽放,“她行动”温暖人心。

——记录来自高峰派出所 吴明辉

]]>
我的抗“疫”家书 //www.xsqgt.com/archives/95432.html Sun, 29 Mar 2020 05:23:27 +0000 亲爱的妈妈:
念您至深,见字如面!
一转眼,我离家已47天了。47天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您,您每天早晨从未间断的准点问候是激励我勇往直前的最强动力,说实话,支援工作有点累、有点苦,但我干得起劲、干得认真。
首先想请您原谅我先斩后奏,没有和您商量就擅自报名参加援鄂工作。还记得就在组织决定人员后,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给您打个电话,当我小心翼翼告诉您这个消息时,我感觉电话对面的空气瞬间凝固,隔了四五秒,您才颤颤微微地说了句“娃儿,能不去吗?现在武汉那么危险!”一时间,我的心也慌乱了,不是为武汉凶险的疫情,不是为自己此去的未知,只是为您担忧我而揪紧的心。
“妈妈,我知道此时此刻最担心的还是您,但请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组织上也会保护好我们。想想那些奋战在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更值得敬佩!请一定不要伤心,您也一定照顾好自己。”
其实,这一句一句看似我对您的宽慰,实则也是对我自己的鼓励。好在,您的“政治觉悟”很高,从一开始的“被迫接受”到如今的鼎力支持就用了半个时辰。现在的您还每天定时给我“一碗鸡汤”,弄得我每天都激情满满(写到此我还会心地笑出了声)。
妈妈,为了保持健康体魄,不断增强免疫力,更好投入支援工作,我和战友们每天都会抽点时间做运动,这段时间的运动量加起来可比我以前一年都多,都快成运动达人一枚了,所以您大可放心我的身体。
如今,我已和湖北的同事成为亲密无间的战友,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工作中,我们会互相交流,找出问题,寻求整改;生活里,我们会互相提醒洗手消杀,嘘寒问暖;精神上,我们会彼此打气,加油鼓劲。我相信,经此一战,我们在战场上是并肩战斗的伙伴,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成为一生的朋友。妈妈,人生中又能有几次获得生死之交情义的机会呢!很庆幸,我遇到了!
这次来武汉支援,您的坚定支持给了我无限的力量,孩子们的懂事成长也是我最大的慰藉。那天和昊昊视频,我告诉他我想他了,谁知他非常自然坚定地对我说了句:“妈妈,你现在不能想我和弟弟,你要乖乖在外面把病毒打完了再好好想我们!”我心里一惊,没想到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家伙能说出这么严肃认真的话,一股热血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妈妈您想想,孩子们还小,他们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家国情怀,不懂得什么叫责任与担当,但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勇敢战“疫”的实际行动,听到了爸爸讲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他们稚嫩的心灵已经被这股爱国报国的热血感染,因为他们就算再思念妈妈,也还是会让妈妈打完了病毒再想家。
想到这儿,妈妈,我想告诉您,我更加坚定了这次出征援鄂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不但想成为您值得骄傲的女儿,也想成为两个孩子心中的英雄。
妈妈,待我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归来之时,我想大声地对您喊出:“妈妈,我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我和战友们胜利归来啦!”
 
重庆司法行政系统援鄂工作队   胡佳
]]>